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中等收入陷阱的相关研究 | 第10-12页 |
1.2.2 城镇化的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1.2.3 金融支持城镇化的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金融支持城镇化的相关概念及作用机理 | 第17-29页 |
2.1 中等收入陷阱 | 第17-19页 |
2.1.1 中等收入陷阱的存在性 | 第17-18页 |
2.1.2 中等收入陷阱的特征表现 | 第18-19页 |
2.2 城镇化 | 第19-22页 |
2.2.1 城镇化概念提出 | 第19-20页 |
2.2.2 国内城镇化内涵演变历程 | 第20-22页 |
2.3 城镇化发展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的作用 | 第22-25页 |
2.3.1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加速资源流转,优化资源配置 | 第22-23页 |
2.3.2 产业结构优化有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 第23-24页 |
2.3.3 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 | 第24-25页 |
2.4 基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下金融支持城镇化作用机理 | 第25-29页 |
2.4.1 金融支持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机理 | 第25-26页 |
2.4.2 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理 | 第26-27页 |
2.4.3 金融支持人才培养的作用机理 | 第27-28页 |
2.4.4 金融支持与城镇化之间的互动机制 | 第28-29页 |
第3章 中国金融支持城镇化进程的现状与困境 | 第29-38页 |
3.1 金融支持基础设施现状分析 | 第29-31页 |
3.1.1 基础设施长期投入不足,供给主体唯一 | 第29-30页 |
3.1.2 融资渠道单一,资金吸收量不足 | 第30-31页 |
3.2 金融支持产业升级现状分析 | 第31-35页 |
3.2.1 产业结构不合理,专业性人才缺乏 | 第31-33页 |
3.2.2 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3.3 金融体系自身推进城镇化进程现状分析 | 第35-38页 |
第4章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支持效应实证分析 | 第38-52页 |
4.1 金融支持城镇化实证模型 | 第38页 |
4.2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 第38-41页 |
4.2.1 基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城镇化发展指标 | 第38-39页 |
4.2.2 金融支持城镇化指标选取 | 第39-40页 |
4.2.3 数据搜集整理说明 | 第40-41页 |
4.3 Var模型实证检验过程 | 第41-46页 |
4.3.1 单位根平稳性检验 | 第41-42页 |
4.3.2 协整检验 | 第42-45页 |
4.3.3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45-46页 |
4.4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过程 | 第46-51页 |
4.4.1 灰色关联度模型步骤 | 第46-47页 |
4.4.2 金融支持城镇化关联度实证分析 | 第47-51页 |
4.5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1-52页 |
第5章 完善基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城镇化建设金融支持政策建议 | 第52-60页 |
5.1 尝试多元化基础设施融资渠道 | 第52-54页 |
5.1.1 发展多元化融资模式,盘活社会资本 | 第52-53页 |
5.1.2 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分散城建压力 | 第53页 |
5.1.3 扩宽金融产品创新,深入金融支持力度 | 第53-54页 |
5.2 加深金融支持力度,引导产业结构升级 | 第54-57页 |
5.2.1 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加大农业产业化 | 第54-55页 |
5.2.2 扶持新兴产业发展,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 | 第55-56页 |
5.2.3 发展高新技术,培养高科技人才 | 第56-57页 |
5.3 创建中小金融机构,定位中小企业融资 | 第57-58页 |
5.3.1 中小金融机构在城镇化中重要性 | 第57页 |
5.3.2 中小金融机构支持城镇化策略 | 第57-58页 |
5.4 优化金融市场结构,鼓励民间金融发展 | 第58-60页 |
5.4.1 优化市场结构,推行融资证券化 | 第58-59页 |
5.4.2 吸收民间资本,鼓励民间金融发展 | 第59页 |
5.4.3 开展普惠金融,建立普惠金融体系 | 第59-60页 |
第6章 总结 | 第60-62页 |
6.1 相关结论 | 第60页 |
6.2 创新点 | 第60-61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