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3页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第二节 研究问题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第一节 国外关于高校二级管理的研究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国内普通高校二级管理的研究 | 第14-17页 |
第三章 高职院校实施二级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17-28页 |
第一节 二级管理模式的界定 | 第17-20页 |
一、二级管理模式的概念 | 第17页 |
二、二级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 | 第17-18页 |
三、二级管理模式与其他管理模式比较分析 | 第18-20页 |
第二节 高职院校实施二级管理的必要性 | 第20-22页 |
一、这是高职院校规模办学,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 | 第20-21页 |
二、这是高职院校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学院特色的需要 | 第21页 |
三、这是高职院校贯彻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充分发挥院(系)积极主动性实施全员育人的需要 | 第21-22页 |
四、这是增强学生对院(系)的归属感,形成高等教育氛围的需要 | 第22页 |
五、这是高职院校转变观念,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 第22页 |
第三节 高职院校实施二级管理的可行性 | 第22-28页 |
一、院(系)二级管理体制实施的理论依据 | 第23-26页 |
二、院(系)二级管理体制建立的实践依据 | 第26-28页 |
第四章 二级管理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8-38页 |
第一节 二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34页 |
一、二级管理模式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31页 |
二、二级管理模式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4页 |
第二节 二级管理中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 第34-38页 |
一、对二级管理模式的理解存在偏差 | 第34页 |
二、受到传统的管理模式的制约,观念转变不及时 | 第34-35页 |
三、未能处理好几种关键的关系 | 第35-38页 |
第五章 完善高职院校二级管理模式,增强二级管理模式实施的有效性 | 第38-66页 |
第一节 管理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先进管理经验的借鉴 | 第38-43页 |
一、管理学理论知识的学习 | 第38-39页 |
二、先进管理经验的借鉴 | 第39-43页 |
第二节 科学的校院(系)二级管理模式的构建 | 第43-56页 |
一、高职院校构建二级管理模式的特殊性 | 第43-45页 |
二、二级管理目标的设置 | 第45-48页 |
三、二级管理职权的调整与重构 | 第48-50页 |
四、二级教学与财务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 第50-53页 |
五、二级管理组织机构的创新 | 第53-56页 |
第三节 顺畅二级管理运行机制 | 第56-66页 |
一、完善二级管理运行机制 | 第56-58页 |
二、加强二级管理下院(系)的内部管理 | 第58-62页 |
三、提升学校行政职能部门的宏观调控能力 | 第62-66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