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回顾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回顾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法及体系结构 | 第15-18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2 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4 本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18-20页 |
1.4.1 本文创新点 | 第18页 |
1.4.2 本文不足之处 | 第18-20页 |
2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与FAHP相关理论概述 | 第20-42页 |
2.1 项目风险 | 第20-22页 |
2.2 项目风险管理 | 第22-32页 |
2.2.1 项目风险管理的含义 | 第22-23页 |
2.2.2 工程风险管理的步骤 | 第23-32页 |
2.3 模糊层次分析法 | 第32-42页 |
2.3.1 层次分析法(AHP) | 第32-36页 |
2.3.2 模糊综合评价法(FCE) | 第36-38页 |
2.3.3 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 | 第38-42页 |
3 A市供电公司电力调度中心建设工程简介 | 第42-47页 |
3.1 项目和施工情况简介 | 第42-43页 |
3.1.1 项目简介 | 第42-43页 |
3.1.2 施工方简介 | 第43页 |
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43-47页 |
3.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第43-44页 |
3.2.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 第44-47页 |
4 A市供电公司电力调度中心建设工程的风险识别 | 第47-50页 |
4.1 项目风险识别的依据 | 第47-48页 |
4.2 项目风险识别 | 第48-50页 |
5 基于FAHP法A市供电公司电力调度中心建设工程风险评价 | 第50-58页 |
5.1 构造模糊互补判断矩阵 | 第50-53页 |
5.2 进行单因素评价 | 第53-54页 |
5.3 模糊综合评价 | 第54-56页 |
5.4 FAHP结果分析 | 第56-58页 |
6 A市供电公司电力调度中心建设工程风险控制 | 第58-65页 |
6.1 工程项目风险的应对计划 | 第58-62页 |
6.1.1 人员风险应对 | 第59页 |
6.1.2 机械设备风险应对 | 第59页 |
6.1.3 材料风险应对 | 第59-60页 |
6.1.4 施工风险应对 | 第60-61页 |
6.1.5 环境风险应对 | 第61页 |
6.1.6 工程质量控制 | 第61-62页 |
6.2 工程项目的风险监控 | 第62-65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65-66页 |
7.2 前景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个人简历 | 第70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