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外源性经济发展能力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7-11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2 研究思路与分析方法 | 第8页 |
1.3 内容安排与逻辑结构 | 第8-10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外源性经济发展能力相关理论评述 | 第11-19页 |
2.1 区域外源性经济 | 第11-16页 |
2.2 区域发展能力 | 第16-17页 |
2.3 区域经济差距 | 第17-19页 |
第三章 区域外源性经济发展现状 | 第19-30页 |
3.1 外源性经济 | 第19页 |
3.2 我国外源性经济发展现状 | 第19-24页 |
3.3 区域外源性经济发展比较 | 第24-29页 |
3.4 基本结论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区域外源性经济发展能力及其衡量 | 第30-42页 |
4.1 区域外源性经济发展能力的提出 | 第30-32页 |
4.2 区域外源性经济发展能力的衡量方法 | 第32-36页 |
4.3 区域外源性经济发展能力指标体系 | 第36-41页 |
4.4 区域外源性经济发展能力评估模型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区域外源性经济发展能力实证评估 | 第42-58页 |
5.1 区域外源性经济发展能力的变迁 | 第42-51页 |
5.2 典型区域外源性经济发展能力比较 | 第51-58页 |
第六章 提升区域外源性经济发展能力的政策建议 | 第58-61页 |
6.1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降低生产成本 | 第58页 |
6.2 努力改善投资环境,降低制度成本 | 第58-59页 |
6.3 提升人力资本水平,降低研发成本 | 第59页 |
6.4 完善交通设施建设,降低贸易成本 | 第59-61页 |
6.5 加速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外源性经济发展水平 | 第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