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9-11页 |
图索引 | 第11-12页 |
表索引 | 第12-13页 |
1 绪论 | 第13-2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3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2.3 小结 | 第22-23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3-2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2 公路用地利用效率的基本理论 | 第26-35页 |
2.1 相关基本概念的内涵界定 | 第26-30页 |
2.1.1 公路的分类和内涵 | 第26-28页 |
2.1.2 公路用地的特征 | 第28-29页 |
2.1.3 公路用地利用效率的内涵 | 第29-30页 |
2.2 公路用地利用效率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30-35页 |
2.2.1 区位理论 | 第30-32页 |
2.2.2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 第32-33页 |
2.2.3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第33-35页 |
3 我国公路用地的利用现状分析 | 第35-51页 |
3.1 公路用地规模的测算依据 | 第35-36页 |
3.2 公路用地规模的测算标准 | 第36-39页 |
3.3 我国公路用地规模的测算结果 | 第39-40页 |
3.4 我国公路用地的发展现状 | 第40-48页 |
3.4.1 全国公路用地利用现状 | 第40-43页 |
3.4.2 省级公路用地利用现状 | 第43-46页 |
3.4.3 东、中、西部地区公路用地利用现状 | 第46-48页 |
3.5 我国公路用地的利用特征 | 第48-49页 |
3.6 小结 | 第49-51页 |
4 我国公路用地利用效率的时空特征分析 | 第51-66页 |
4.1 评价指标选择与说明 | 第51-52页 |
4.2 我国公路用地利用效率的评价结果 | 第52-56页 |
4.3 我国公路用地利用效率的时空特征 | 第56-64页 |
4.3.1 我国公路用地利用效率的时序特征 | 第56-61页 |
4.3.2 我国公路用地利用效率的空间特征 | 第61-64页 |
4.4 小结 | 第64-66页 |
5 我国公路用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第66-75页 |
5.1 影响因素的选择与说明 | 第66-67页 |
5.2 我国公路用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第67-69页 |
5.2.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 | 第67-68页 |
5.2.2 模型检验 | 第68-69页 |
5.3 我国公路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岭回归分析 | 第69-74页 |
5.4 小结 | 第74-75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75-78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5-76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76-77页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