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数据通信论文--图像通信、多媒体通信论文--图像编码论文

H.264编码器和解码器联合并行算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13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0页
    1.3 主要工作第10-11页
    1.4 主要内容及组织第11页
    1.5 本章小结第11-13页
2 H.26 4并行编码技术分析第13-24页
    2.1 H.264编码标准第13-14页
    2.2 并行算法介绍第14-15页
    2.3 H.264并行技术第15-17页
    2.4 H.264粗粒度数据并行第17-22页
        2.4.1 GOP级并行第18-19页
        2.4.2 Frame级并行第19-20页
        2.4.3 Slice级并行第20-21页
        2.4.4 Macroblock级并行第21-22页
    2.5 本章小结第22-24页
3 编解码器联合并行可行性分析与测试第24-33页
    3.1 x264编码器及FFmpeg解码器第24-25页
        3.1.1 x264编码器第24-25页
        3.1.2 FFmpeg解码器第25页
    3.2 x264并行编码分析第25-28页
    3.3 编解码器联合优化的可行性分析第28-31页
        3.3.1 硬件条件第28-29页
        3.3.2 编解码器复杂度第29-30页
        3.3.3 编解码器最优片划分比较第30-31页
    3.4 本章小结第31-33页
4 编解码器联合并行优化模型与算法第33-47页
    4.1 编解码器并行优化模型第33-34页
        4.1.1 设备一致系统第33页
        4.1.2 设备不一致系统第33-34页
    4.2 传统自适应片划分算法第34-39页
        4.2.1 算法流程第34-36页
        4.2.2 实验与结果分析第36-39页
    4.3 基于模型的自适应片划分算法第39-41页
        4.3.1 算法流程第39-40页
        4.3.2 模型求解方法第40页
        4.3.3 模拟硬件设备不一致情况第40-41页
    4.4 设备一致系统的实验与结果分析第41-44页
    4.5 设备不一致系统的实验与结果分析第44-45页
    4.6 本章小结第45-47页
5 总结与展望第47-49页
    5.1 论文总结第47-48页
    5.2 展望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5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55-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线性网络编码及其在云存储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物联网的执法拖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