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碳交易角度的碳会计核算体系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2.3 文献综述的评述与启示 | 第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16-17页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7-18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2 论文创新点 | 第17-18页 |
2 碳交易的发展现状 | 第18-32页 |
2.1 国际碳交易现状 | 第18-23页 |
2.1.1 国际交易模式 | 第18-19页 |
2.1.2 国际碳交易所现状 | 第19-23页 |
2.2 国内碳交易现状 | 第23-32页 |
2.2.1 国内交易模式 | 第23-25页 |
2.2.2 国内碳交易的发展现状 | 第25-32页 |
3 碳排放交易的会计处理——一级市场 | 第32-41页 |
3.1 会计确认 | 第32-33页 |
3.2 会计计量 | 第33-34页 |
3.3 会计核算 | 第34-41页 |
3.3.1 初始取得 | 第34-39页 |
3.3.2 碳排放资产的处置 | 第39-41页 |
4 碳交易市场的会计处理——二级市场 | 第41-49页 |
4.1 会计确认和核算范围 | 第41-42页 |
4.1.1 会计确认 | 第41页 |
4.1.2 核算范围 | 第41-42页 |
4.2 历史成本法 | 第42-44页 |
4.2.1 初始计量 | 第42-43页 |
4.2.2 后续计量 | 第43页 |
4.2.3 用途的转换 | 第43-44页 |
4.2.4 处置过程 | 第44页 |
4.3 公允价值法 | 第44-48页 |
4.3.1 初始计量 | 第45-46页 |
4.3.2 后续计量 | 第46页 |
4.3.3 用途的转换 | 第46-47页 |
4.3.4 处置过程 | 第47-48页 |
4.4 后续计量模式之间的转换 | 第48-49页 |
5 碳信息的披露 | 第49-60页 |
5.1 碳信息的披露现状 | 第49-53页 |
5.2 碳信息披露规范化 | 第53-60页 |
5.2.1 披露主体规范化 | 第53页 |
5.2.2 披露期间规范化 | 第53-54页 |
5.2.3 披露方式规范化 | 第54-60页 |
6 案例分析——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第60-68页 |
6.1 碳交易一级市场会计处理 | 第60-62页 |
6.2 碳交易二级市场的会计处理 | 第62-64页 |
6.3 碳信息披露 | 第64-68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68-71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68页 |
7.2 制定碳会计体系的建议和展望 | 第68-70页 |
7.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附录 | 第74-83页 |
作者简介 | 第83-84页 |
导师简介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