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页 |
1.2 目前的绝缘检测方法 | 第8-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2 介质损耗角测试原理 | 第12-25页 |
2.1 介质损耗角的基本概念 | 第12-13页 |
2.1.1 介质损耗的概念 | 第12页 |
2.1.2 介质损耗角δ | 第12页 |
2.1.3 介质损耗角正切 | 第12-13页 |
2.2 介质损耗角的测试原理 | 第13-14页 |
2.3 影响介质损耗在线监测准确度的因素 | 第14-16页 |
2.3.1 相间干扰 | 第14-15页 |
2.3.2 电网频率波动 | 第15页 |
2.3.3 pT角差及电流传感器的角差 | 第15页 |
2.3.4 系统谐波 | 第15页 |
2.3.5 环境温湿度 | 第15-16页 |
2.4 介质损耗角的测量方法 | 第16-20页 |
2.4.1 模拟测量法 | 第16-17页 |
2.4.2 相角关系法 | 第17-18页 |
2.4.3 基波分离法 | 第18-20页 |
2.5 介质损耗角绝缘在线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 第20-24页 |
2.5.1 新型介质损耗角的测量方法原理 | 第20-22页 |
2.5.2 介质损耗角绝缘在线监测系统设计目标 | 第22-23页 |
2.5.3 介质损耗角绝缘在线监测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23-2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基于队列原理的实时傅里叶算法 | 第25-36页 |
3.1 傅里叶变换理论简介 | 第25-29页 |
3.1.1 傅里叶级数 | 第25-26页 |
3.1.2 信号离散化 | 第26-27页 |
3.1.3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 | 第27页 |
3.1.4 离散傅里叶变换 | 第27-28页 |
3.1.5 快速傅里叶变换 | 第28-29页 |
3.2 DFT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3.3 实时傅里叶算法设计 | 第30-31页 |
3.4 基于MATLAB的算法仿真 | 第31-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4 介质损耗角在线监测系统软硬件设计 | 第36-49页 |
4.1 介质损耗测量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36页 |
4.2 硬件电路的设计 | 第36-41页 |
4.2.1 微控制器性能简介 | 第37页 |
4.2.2 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 第37-38页 |
4.2.3 信号采集及滤波电路设计 | 第38-39页 |
4.2.4 扩展存储单元模块电路设计 | 第39-40页 |
4.2.5 通讯模块电路设计 | 第40-41页 |
4.3 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41-44页 |
4.3.1 软件系统程序的主要流程 | 第41-42页 |
4.3.2 AD中断程序的流程图 | 第42-43页 |
4.3.3 tanσ计算流程 | 第43页 |
4.3.4 算法的实现 | 第43-44页 |
4.4 上位机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44-48页 |
4.4.1 力控ForceControl V7.0开发软件简介 | 第44-45页 |
4.4.2 介质损耗角绝缘在线监测系统监控界面设计 | 第45-4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5 系统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9-60页 |
5.1 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监测系统实验平台 | 第49-51页 |
5.1.1 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监测系统试验配置 | 第49页 |
5.1.2 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监测系统试验设备 | 第49-51页 |
5.2 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监测系统各功能模块的测试 | 第51-54页 |
5.2.1 电源电路模块的测试 | 第51页 |
5.2.2 滤波电路的测试 | 第51-52页 |
5.2.3 交流信号调理电路的测试 | 第52-53页 |
5.2.4 上位机监测界面测试结果 | 第53-54页 |
5.3 实时FFT实验结果分析 | 第54-56页 |
5.4 介质损耗角正切测试仪结果分析 | 第56-5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