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肥料学论文--农家肥料论文--堆肥、沤肥论文

转植酸酶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和玉米粉过腹还田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2页
    1 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的研究概况第12-13页
        1.1 植酸酶的生物学特性第12页
        1.2 植酸酶基因在微生物中的表达第12-13页
        1.3 转植酸酶玉米的研究现状第13页
    2 秸秆还田概述第13-16页
        2.1 秸秆还田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14页
        2.2 秸秆还田的主要形式第14-15页
        2.3 秸秆还田的时间与秸秆还田量第15页
        2.4 玉米秸秆还田效应研究进展第15-16页
    3 有机粪肥还田的研究概况第16-18页
        3.1 有机粪肥概况第16-17页
        3.2 施用粪肥对旱地玉米土壤的影响第17页
        3.3 施用粪肥对旱地玉米生长状况的影响第17-18页
        3.4 有机畜肥的研究现状第18页
    4 土壤指示动物的研究第18页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8-22页
        5.1 研究目的第18-19页
        5.2 研究意义第19-20页
        5.3 技术路线第20-22页
第二章 常规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线虫数量动态与群落结构的影响第22-4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3-25页
        1.1 大田试验地概况第23页
        1.2 试验材料第23-24页
        1.3 土壤样品的采集第24页
        1.4 线虫的分离与鉴定第24-25页
        1.5 数据分析第2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5-36页
        2.1 土壤理化性质第25-26页
        2.2 土壤线虫群落组第26-29页
        2.3 土壤线虫各营养类群数量与相对丰度动态第29-33页
        2.4 土壤线虫群落结构评价第33-36页
    3 讨论第36-40页
第三章 转植酸酶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对土壤线虫数量动态与群落结构的影响第40-5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0-41页
        1.1 大田试验地概况第40页
        1.2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40-41页
        1.3 线虫的分离与鉴定第41页
        1.4 数据分析第4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1-52页
        2.1 土壤线虫群落组成第41-46页
        2.2 土壤线虫各营养类群数量与相对丰度动态第46-50页
        2.3 土壤线虫群落结构评价第50-52页
    3 讨论第52-54页
第四章 转植酸酶玉米粉过腹还田对土壤线虫数量动态与群落结构的影响第54-6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4-55页
        1.1 试验地概况第54页
        1.2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54-55页
        1.3 线虫的分离与鉴定第55页
        1.4 数据分析第5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5-65页
        2.1 土壤线虫群落组成第55-60页
        2.2 土壤线虫各营养类群数量与相对丰度动态第60-63页
        2.3 土壤线虫群落结构评价第63-65页
    3 讨论第65-68页
全文总结第68-70页
    1 全文主要结论第68-69页
        1.1 大田条件下常规对照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线虫数量动态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第68页
        1.2 大田条件下转植酸酶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线虫数量动态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第68页
        1.3 饲喂转植酸酶玉米及其对照亲本的家畜粪肥施用对土壤线虫数量动态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第68-69页
    2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8页
致谢第78-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种纳米氧化物对两种不同方式卤虫无节幼体的生物毒性效应研究
下一篇:SiO2纳米薄膜ALD制备及其厚度标准物质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