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

考虑偏心距随机特性的RC框架柱承载力抗震设计及其对结构延性的影响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结构抗震设计第11-17页
        1.2.1 抗震设计方法的发展第11-13页
        1.2.2 各国抗震规范设计介绍第13-14页
        1.2.3 规范抗震设计方法介绍第14-16页
        1.2.4 RC框架延性研究第16-17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18页
第二章 Pushover分析方法与OpenSEES程序第18-29页
    2.1 Pushover分析方法介绍第18-23页
        2.1.1 Pushover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第18-19页
        2.1.2 Pushover分析侧向加载模式第19-20页
        2.1.3 Pushover分析方法的一般过程第20-21页
        2.1.4 Pushover曲线与延性系数的计算第21-23页
    2.2 OpenSEES程序第23-28页
        2.2.1 OpenSEES程序的模块化结构第23-24页
        2.2.2 OpenSEES程序中的材料模型第24-28页
    2.3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随机偏心距下RC框架柱抗震承载力设计第29-41页
    3.1 随机偏心距下RC框架柱失效方程第29-31页
        3.1.1 RC框架柱抗震承载力设计第29-30页
        3.1.2 考虑偏心距随机特性的失效方程第30-31页
    3.2 考虑偏心距随机特性的可靠度分析第31-38页
        3.2.1 基本变量的统计参数第31-32页
        3.2.2 特征参数取值的说明第32页
        3.2.3 可靠度结果的分析第32-38页
    3.3 改进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第38-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四章 不同柱配筋下RC框架结构的Pushover分析第41-54页
    4.1 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第41-44页
        4.1.1 算例1模型简介第41-43页
        4.1.2 算例2模型简介第43-44页
    4.2 OpenSEES建立有限元模型时的参数取值第44-51页
        4.2.1 模型的配筋设计第44-46页
        4.2.2 模型的配筋修改第46页
        4.2.3 材料本构模型的参数确定第46-49页
        4.2.4 结构荷载的施加第49-50页
        4.2.5 简单模型的分析结果对比第50页
        4.2.6 结构非线性分析的数据输出及后处理第50-51页
    4.3 不同柱配筋下RC框架结构Pushover结果分析第51-52页
    4.4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五章 RC框架结构失效模式与延性分析第54-71页
    5.1 结构地震失效模式的处理第54-66页
        5.1.1 数据处理思路第54-55页
        5.1.2 失效模式的获取第55-66页
    5.2 结构地震失效模式结果分析第66-68页
    5.3 RC框架Pushover延性分析第68-70页
        5.3.1 两种延性系数计算方法第68-70页
        5.3.2 算例延性分析结果第70页
    5.4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结论与展望第71-74页
    结论第71-72页
    展望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致谢第78-79页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既有预应力混凝土楼板开洞的受力分析研究
下一篇:城市建筑遗产的管理问题研究--以温州城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