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农业信贷论文

云南省农村“三权三证”抵押融资问题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2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12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2-15页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第12-13页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第13-14页
        三、国外相关文献综述第14-15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5-18页
        一、研究方法第15-16页
        二、技术路线第16-17页
        三、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17-18页
第二章 相关研究理论第18-30页
    第一节 相关经济金融理论第18-20页
        一、金融抑制与深化论第18页
        二、金融结构与创新论第18-19页
        三、农业信贷补贴论第19页
        四、农村金融市场论第19页
        五、不完全竞争市场论第19-20页
    第二节 农村“三权三证”基本理论第20-30页
        一、农村“三权三证”抵押融资的内涵与起源第20页
        二、农村“三权三证”抵押融资的理论架构第20-25页
        三、农村“三权三证”抵押融资中资金需求方第25-26页
        四、农村“三权三证”抵押融资中资金供给方第26页
        五、农村“三权三证”抵押融资对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意义第26-30页
第三章 云南省农村“三权三证”抵押融资发展现状第30-42页
    第一节 云南省农村“三权三证”抵押融资近年发展概况第30-31页
    第二节 云南省农村“三权三证”抵押融资需求现状第31-35页
        一、云南省农村“三权三证”抵押融资需求概况第31-32页
        二、不同经营主体对于农村“三权三证”抵押贷款获得需求比较----基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第32-34页
        三、云南省农村“三权三证”抵押融资需求第34-35页
    第三节 云南省农村“三权三证”抵押融资供给现状第35-38页
    第四节 云南省农村“三权三证”抵押融资相关服务现状第38-40页
    第五节 云南省农村“三权三证”抵押融资政策环境第40-42页
        一、农村“三权三证”流转政策第40页
        二、金融支持政策第40-41页
        三、农业保险政策第41-42页
第四章 云南省农村“三权三证”抵押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2-48页
    第一节 云南省农村“三权三证”抵押融资中需求方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2-43页
        一、农户的积极性不高第42页
        二、抵押期限以及比例不明确、评估手段不一致第42页
        三、资源闲置率较高,资源存在浪费第42-43页
        四、一些地区少部分群众不接受第43页
        五、信息不对称第43页
    第二节 云南省农村“三权三证”抵押融资中供给方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3-45页
        一、流转受限第43-44页
        二、风险机制不健全、金融机构缺乏创新动力第44页
        三、涉农金融机构少、地区分布不均衡第44页
        四、创新主体单一第44页
        五、审慎性原则所限第44-45页
        六、贷后管理难、处置变现难第45页
    第三节 法律及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第45-47页
        一、法律上的限制第45-46页
        二、集体“三权”流转困难第46页
        三、政策宣传、平台建设滞后第46-47页
    第四节 地方政府方面存在的问题第47-48页
        一、政府税收优惠制度缺失第47页
        二、差异化管理制度亟待完善第47-48页
第五章 云南省农村“三权三证”抵押融资风险防范机制的层次分析模型第48-60页
    第一节 云南农村“三权三证”抵押融资的风险识别第48-50页
        一、法律风险第48页
        二、信用风险第48-49页
        三、操作风险第49-50页
        四、宏观政策风险第50页
    第二节 层次分析法分析云南省农村“三权三证”抵押融资风险防范机制第50-52页
        一、层次分析法简介第50-51页
        二、层次分析法步骤第51-52页
    第三节 云南省农村“三权三证”抵押融资风险防范机制的层次分析模型建构第52-57页
        一、最高层第52页
        二、中间层第52页
        三、最底层第52-57页
    第四节 计算结果第57-59页
    第五节 分析结论第59-60页
第六章 云南省农村“三权三证”抵押融资发展对策与政策建议第60-66页
    第一节 基于农户角度的政策建议第60-61页
        一、树立诚信环境,提升农户积极性第60页
        二、评估农户的“三权”具体价值第60页
        三、发展农村“三权”合作组织第60-61页
        四、发展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第61页
    第二节 基于金融机构角度的政策建议第61-62页
        一、开展特色农村“三权三证”抵押融资业务第61页
        二、主动开展“三权三证”抵押融资业务第61-62页
        三、提高对农村“三权三证”抵押融资贷款的能力第62页
        四、创新林权抵押融资产品第62页
    第三节 基于法律角度的政策建议第62-63页
        一、修改相关法律法规第62-63页
        二、完善农村“三权三证”抵押融资法律制度第63页
        三、建立健全农村“三权”产权评估机构第63页
    第四节 基于政府角度的政策建议第63-64页
        一、建立农村“三权三证”抵押融资管理体系第63页
        二、完善农业保险机制第63-64页
        三、出台对金融机构优惠政策第64页
        四、完善指标考核体系第64页
        五、推进云南省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第64页
    第五节 基于农村“三权三证”抵押融资风险防范机制的政策建议第64-66页
        一、严格农户准入,降低贷前风险第65页
        二、健全增信机制,分散贷中风险第65页
        三、完善农业保险,防范贷后风险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致谢第69-70页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黑龙江省兰西县农村信用社盈利能力研究
下一篇: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性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