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生境选择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第10-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第12-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框架第15-18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论文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6页
        1.3.3 论文创新之处第16-18页
第2章 企业生境及其相关概念第18-24页
    2.1 自然生态系统与企业生态系统第18-20页
        2.1.1 自然生态系统与企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及比较第18-19页
        2.1.2 企业生态系统的构成及特征第19-20页
    2.2 企业生境理论的提出第20-21页
    2.3 生境选择理论第21-22页
        2.3.1 生境选择的概念及特点第21-22页
        2.3.2 生境选择的驱动因素第22页
    2.4 本章小结第22-24页
第3章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生境模型第24-35页
    3.1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生境模型的构建第24-26页
    3.2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生境模型功能分析第26-29页
        3.2.1 “气候模块”分析——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宏观环境分析第26-27页
        3.2.2 “土壤模块”分析——国际工程承包价值链及发展动力分析第27-28页
        3.2.3 “生物模块”分析——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相关方分析第28-29页
    3.3 “生物模块”中的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第29-33页
        3.3.1 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地区分布第29-30页
        3.3.2 中国对外工程承包业务领域分布第30-31页
        3.3.3 中国优势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分析第31-33页
    3.4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4章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生境综合评判及类型划分第35-50页
    4.1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生境生态因子的识别第35-38页
        4.1.1 “气候”生态因子—政治、经济、社会宏观要素第35-36页
        4.1.2 “土壤”生态因子—市场需求要素及资源要素第36-37页
        4.1.3 “生物”生态因子—主要参与者及竞争要素第37-38页
    4.2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生境类型研究方法第38-42页
        4.2.1 模糊综合评判第38-40页
        4.2.2 模糊模式识别第40-42页
    4.3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生境单因素评判参照体系第42页
    4.4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生境发展系数及权重的确定第42-47页
        4.4.1 发展系数的确定第42-46页
        4.4.2 指标权重确定—序关系法第46-47页
    4.5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生境类型分类第47-49页
    4.6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5章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生境选择第50-63页
    5.1 生境选择策略体系第50-53页
        5.1.1 多利型生境策略第50页
        5.1.2 风险型生境策略第50-51页
        5.1.3 限制型生境策略第51页
        5.1.4 竞争型生境策略第51-52页
        5.1.5 成熟型生境策略第52页
        5.1.6 壁垒型生境策略第52-53页
        5.1.7 不利型生境策略第53页
    5.2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特质型生态策略第53-54页
    5.3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生境选择案例分析第54-62页
        5.3.1 哈萨克斯坦生境模糊综合评判第55-59页
        5.3.2 哈萨克斯坦生境模糊模式识别第59-61页
        5.3.3 哈萨克斯坦生境策略分析第61-62页
    5.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IS在城市排水管网设施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不同焊缝建模的管结构K型及T型节点静力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