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肿瘤病理学、病因学论文

p53N236S获得性耐药的抗凋亡机制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缩略词第18-20页
第一章 绪论第20-40页
    1.1 p53蛋白研究概况第20-26页
        1.1.1 p53蛋白的发现第20-21页
        1.1.2 野生型p53的结构与基本功能第21-23页
        1.1.3 突变型p53的研究现状第23-26页
            1.1.3.1 p53突变的类型和常见形式第23-25页
            1.1.3.2 突变p53的功能缺失(Loss of Function)、负显性抑制(Dominant-negative)和功能获得(Gain of Function)第25-26页
    1.2 突变p53功能获得的研究进程第26-33页
        1.2.1 突变p53功能获得的研究历史第26页
        1.2.2 突变p53获得癌基因活性的机制研究新进展第26-28页
        1.2.3 突变p53获得癌基因活性的生物学现象第28-33页
            1.2.3.1 突变p53导致细胞基因组不稳定性第28-30页
            1.2.3.2 突变p53促使肿瘤细胞获得抗凋亡能力第30页
            1.2.3.3 突变p53促使肿瘤细胞获得转移与侵袭能力第30-32页
            1.2.3.4 突变p53获得癌基因活性后的其他生物学效应第32-33页
    1.3 抑癌基因p53与原癌基因Ras在肿瘤转化中的相互作用第33-35页
        1.3.1 原癌基因Ras与肿瘤转化第33-34页
        1.3.2 p53突变与Ras协同作用促使肿瘤转化第34-35页
    1.4 突变p53获得性耐药的研究现状第35-37页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意义第37-40页
第二章 p53~(N236S)细胞耐受阿霉素诱导的细胞凋亡第40-62页
    2.1 实验材料第40-43页
        2.1.1 实验动物第40页
        2.1.2 实验细胞系第40页
        2.1.3 实验试剂的配制第40-43页
    2.2 实验方法第43-53页
        2.2.1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的制备第43-44页
        2.2.2 细胞培养第44-47页
            2.2.2.1 细胞复苏第44-45页
            2.2.2.2 细胞传代第45-46页
            2.2.2.3 细胞冻存第46-47页
        2.2.3 细胞收集第47页
        2.2.4 H-ras~(G12V)载体转染第47-48页
        2.2.5 药物阿霉素处理MEF细胞第48-49页
        2.2.6 Annexin V-FITC/PI双染细胞凋亡第49-51页
        2.2.7 MTT比色法第51-52页
        2.2.8 SRB比色法第52-53页
    2.3 实验仪器第53-54页
    2.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4-59页
        2.4.1 p53~(N236S)细胞对化疗药物阿霉素处理具有耐药性第54-57页
        2.4.2 p53~(N236S)细胞抵抗抗肿瘤药物阿霉素诱导的凋亡第57-58页
        2.4.3 Ras协同p53~(N236S)促进细胞耐受阿霉素诱导的凋亡第58-59页
    2.5 讨论第59-62页
第三章 p53~(N236S)细胞通过抑制凋亡通路同时增强细胞损伤修复能力的方式对化疗药物阿霉素的处理具有耐药性第62-87页
    3.1 实验材料第62-66页
        3.1.1 实验动物第62页
        3.1.2 实验细胞系第62-63页
        3.1.3 实验试剂的配制第63-66页
    3.2 实验方法第66-75页
        3.2.1 Western Blot检测方法第66-71页
            3.2.1.1 细胞总蛋白的提取和定量第66-67页
            3.2.1.2 聚丙烯酰氨凝胶的制备第67-69页
            3.2.1.3 SDS-PAGE电泳蛋白样品的制备第69-70页
            3.2.1.4 SDS-PAGE电泳第70页
            3.2.1.5 转膜第70页
            3.2.1.6 封闭和免疫杂交第70-71页
            3.2.1.7 显色第71页
        3.2.2 免疫荧光染色第71-73页
        3.2.3 脉冲场凝胶电泳实验第73-74页
        3.2.4 细胞周期检测第74-75页
    3.3 实验仪器第75-76页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76-85页
        3.4.1 p53S细胞主要通过功能缺失的方式实现对阿霉素诱导的凋亡耐受第76-78页
        3.4.2 在阿霉素诱导的凋亡刺激下,p53缺失和携带p53~(N236S)突变的细胞的凋亡表型存在差异性第78-80页
        3.4.3 在阿霉素诱导的DNA损伤刺激下,p53缺失和携带p53~(N236S)突变的细胞的DNA损伤程度存在差异性第80-85页
    3.5 讨论第85-87页
第四章 p53~(N236S)获得性耐药抗凋亡机制的研究第87-107页
    4.1 实验材料第87-90页
        4.1.1 实验细胞系第87页
        4.1.2 实验试剂配制第87-90页
    4.2 实验方法第90-97页
        4.2.1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第90-93页
        4.2.2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第93-95页
        4.2.3 siRNA干扰实验第95-96页
        4.2.4 Western Blot第96-97页
        4.2.5 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第97页
    4.3 实验材料第97-98页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98-105页
        4.4.1 p53S通过干扰线粒体凋亡途径抵抗阿霉素诱导的凋亡第98-102页
        4.4.2 降低survivin的表达能够增加p53S相关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第102-105页
    4.5 讨论第105-107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107-111页
致谢第111-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23页
附录A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oHSV1-hTERT-GFP法检测循环肿瘤细胞在小细胞肺癌和NK/T细胞淋巴瘤中的应用
下一篇:抗人肝癌干细胞功能性单抗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