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34页 |
1.1 聚酰胺的研究概述 | 第10-18页 |
1.1.1 聚酰胺的发展状况 | 第10-11页 |
1.1.2 聚酰胺的性能与应用 | 第11-13页 |
1.1.3 聚酰胺的合成 | 第13-14页 |
1.1.4 聚酰胺的改性 | 第14-18页 |
1.2 聚酰亚胺的研究概述 | 第18-27页 |
1.2.1 聚酰亚胺的发展状况 | 第18-19页 |
1.2.2 聚酰亚胺的性能与应用 | 第19-22页 |
1.2.3 聚酰亚胺的合成 | 第22-24页 |
1.2.4 聚酰亚胺的改性 | 第24-27页 |
1.3 聚芳醚酮的研究概述 | 第27-32页 |
1.3.1 聚芳醚酮的发展状况 | 第27页 |
1.3.2 聚芳醚酮的性能与应用 | 第27-29页 |
1.3.3 聚芳醚酮的合成 | 第29-30页 |
1.3.4 聚芳醚酮的改性 | 第30-32页 |
1.4 研究设想和主要内容 | 第32-34页 |
1.4.1 研究设想 | 第32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32-34页 |
第二章 实验测试仪器和药品试剂 | 第34-36页 |
2.1 实验测试仪器 | 第34页 |
2.2 主要药品试剂 | 第34-36页 |
第三章 新型含吡啶结构和三苯基膦侧基聚芳酰胺的合成与表征 | 第36-47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6-40页 |
3.2.1 二胺单体(DPPPBAPP)的合成 | 第36-39页 |
3.2.2 聚芳酰胺的制备 | 第39-40页 |
3.2.3 聚芳酰胺薄膜的制备 | 第4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0-46页 |
3.3.1 聚芳酰胺的结构分析 | 第40-41页 |
3.3.2 聚芳酰胺的对数比粘度和溶解性能分析 | 第41-42页 |
3.3.3 聚芳酰胺的热性能分析 | 第42-43页 |
3.3.4 聚芳酰胺的机械性能分析 | 第43-44页 |
3.3.5 聚芳酰胺的光学性能分析 | 第44-45页 |
3.3.6 聚芳酰胺的结晶性能分析 | 第45-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新型含吡啶结构和三苯基膦侧基聚酰亚胺的合成与表征 | 第47-56页 |
4.1 引言 | 第47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7-49页 |
4.2.1 聚酰亚胺的制备 | 第47-4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9-55页 |
4.3.1 聚酰亚胺的结构分析 | 第49-50页 |
4.3.2 聚酰亚胺的对数比粘度和溶解性能分析 | 第50-51页 |
4.3.3 聚酰亚胺的热性能分析 | 第51-53页 |
4.3.4 聚酰亚胺的机械性能分析 | 第53页 |
4.3.5 聚酰亚胺的光学性能分析 | 第53-54页 |
4.3.6 聚酰亚胺的结晶性能分析 | 第54-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新型含吡啶结构和三苯基膦侧基聚芳醚酮的合成与表征 | 第56-66页 |
5.1 引言 | 第56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56-60页 |
5.2.1 二酚单体 (DPPPBHPP) 的合成 | 第56-58页 |
5.2.2 二氟单体的合成 | 第58-60页 |
5.2.3 聚芳醚酮的制备 | 第60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0-65页 |
5.3.1 聚芳醚酮的结构分析 | 第60-62页 |
5.3.2 聚芳醚酮的对数比粘度和溶解性能分析 | 第62页 |
5.3.3 聚芳醚酮的热性能分析 | 第62-64页 |
5.3.4 聚芳醚酮的结晶性能分析 | 第64-6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9页 |
6.1 结论 | 第66-67页 |
6.2 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