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研究评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路线 | 第15-16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16-18页 |
1.4.1 主要研究创新 | 第16页 |
1.4.2 研究的不足 | 第16-18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8页 |
2.1.1 碳汇及碳源 | 第18页 |
2.1.2 碳汇渔业与渔业碳汇 | 第18页 |
2.1.3 渔业生态化 | 第18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8-19页 |
2.2.2 生态系统理论 | 第19-20页 |
2.2.3 外部性理论 | 第20-21页 |
2.2.4 产业发展相关理论 | 第21-23页 |
3 广东发展碳汇渔业的现状及问题 | 第23-34页 |
3.1 广东海洋渔业发展概况 | 第23-24页 |
3.1.1 海洋生物资源繁殖条件 | 第23页 |
3.1.2 广东省的渔场资源 | 第23-24页 |
3.1.3 广东海洋渔业发展规模 | 第24页 |
3.2 广东发展碳汇渔业的现状 | 第24-27页 |
3.2.1 渔业产能提升,碳汇转移效果显著 | 第24-25页 |
3.2.2 渔业资源逐步恢复 | 第25-26页 |
3.2.3 碳汇渔业养殖模式不断完善 | 第26页 |
3.2.4 滩涂湿地、“海底森林”建设规模有序增加 | 第26页 |
3.2.5 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 | 第26-27页 |
3.2.6 休闲渔业发展逐步成熟 | 第27页 |
3.3 广东碳汇渔业发展出现的问题 | 第27-30页 |
3.3.1 海洋环境污染形势严峻 | 第27-28页 |
3.3.2 近海资源缩减,碳汇渔业遭受威胁 | 第28-29页 |
3.3.3 海洋养殖发展水平较低 | 第29页 |
3.3.4 碳汇渔业产业链条完整度不高 | 第29-30页 |
3.3.5 政府政策扶持和财政补贴力度有待提高 | 第30页 |
3.4 制约广东省碳汇渔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 第30-34页 |
3.4.1 低碳技术应用推广不充分 | 第30-31页 |
3.4.2 海洋碳汇潜能优势开发不充分 | 第31页 |
3.4.3 海洋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不够优化 | 第31-32页 |
3.4.4 低碳意识不强,财政投入较低 | 第32-34页 |
4 广东发展碳汇渔业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 第34-37页 |
4.1 广东发展碳汇渔业的国外经验借鉴 | 第34页 |
4.1.1 美国——重视技术提升 | 第34页 |
4.1.2 日本——注重政策驱动 | 第34页 |
4.2 广东发展碳汇渔业的国内经验借鉴 | 第34-36页 |
4.2.1 浙江省 | 第34-35页 |
4.2.2 山东省 | 第35-36页 |
4.3 对广东省的启示 | 第36-37页 |
5 广东省发展碳汇渔业的目标和思路 | 第37-41页 |
5.1 广东省发展碳汇渔业的目标 | 第37页 |
5.1.1 经济目标 | 第37页 |
5.1.2 社会目标 | 第37页 |
5.1.3 环境目标 | 第37页 |
5.2 广东碳汇渔业的发展原则 | 第37-38页 |
5.2.1 协调性原则 | 第37页 |
5.2.2 法制性原则 | 第37-38页 |
5.2.3 市场性原则 | 第38页 |
5.2.4 高效性原则 | 第38页 |
5.2.5 科技发展原则 | 第38页 |
5.3 广东碳汇渔业的发展思路 | 第38-41页 |
5.3.1“四位一体”的内涵式发展 | 第39-40页 |
5.3.2 碳源一碳排一碳汇循环发展 | 第40-41页 |
6 广东发展碳汇渔业的对策 | 第41-46页 |
6.1 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工作 | 第41页 |
6.1.1 完善海洋保护法律体系 | 第41页 |
6.1.2 强化海洋污染治理 | 第41页 |
6.2 强化碳汇渔业的技术支撑 | 第41-42页 |
6.2.1 强化碳汇渔业基础性研究 | 第41页 |
6.2.2 强化碳汇渔业的技术研究 | 第41-42页 |
6.3 加强碳汇渔业宣传推广 | 第42页 |
6.3.1 强化碳汇渔业发展理论的宣传推广 | 第42页 |
6.3.2 形成低碳发展观念,营造低碳发展氛围 | 第42页 |
6.4 加大碳汇渔业支持力度 | 第42-44页 |
6.4.1 强化对碳汇渔业的财政支撑 | 第42-43页 |
6.4.2 完善碳汇渔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 第43-44页 |
6.5 提升广东省碳汇评价水平 | 第44页 |
6.5.1 完善海洋汇碳评价指标体系 | 第44页 |
6.5.2 打造专业化的碳汇评价人才队伍 | 第44页 |
6.6 加强碳汇渔业领域的国际合作 | 第44-46页 |
6.6.1 重视碳汇渔业与国际领域的交流互动 | 第44-45页 |
6.6.2 捕捞渔船低碳化 | 第45页 |
6.6.3 引进学习先进海水养殖技术,发展低碳养殖 | 第45-46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46-47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46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作者简介 | 第52-53页 |
导师简介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