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田间监视器的冬小麦晚霜冻害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冬小麦晚霜冻害发生症状表现及影响因素 | 第13-14页 |
1.2.2 冬小麦晚霜冻害的监测方法 | 第14-15页 |
1.2.3 冬小麦晚霜冻害的判别指标 | 第15-16页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7-22页 |
2.1 实验仪器 | 第17-18页 |
2.1.1 田间监视器 | 第17-18页 |
2.1.2 人工霜箱 | 第18页 |
2.2 实验安排 | 第18-20页 |
2.2.1 实验地点 | 第18-19页 |
2.2.2 实验品种 | 第19页 |
2.2.3 仪器布置 | 第19-20页 |
2.2.4 实验处理 | 第20页 |
2.3 实验数据获取及其分析 | 第20-21页 |
2.3.1 实验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20-21页 |
2.3.2 产量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21页 |
2.4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1-22页 |
第三章 霜冻对冬小麦的影响分析 | 第22-31页 |
3.1 低温霜冻对冬小麦形态的影响分析 | 第22-26页 |
3.1.1 株高 | 第22-23页 |
3.1.2 穗长 | 第23-25页 |
3.1.3 穗下节长 | 第25-26页 |
3.2 霜冻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分析 | 第26-30页 |
3.2.1 总干物质重 | 第26-28页 |
3.2.2 穗粒数 | 第28-29页 |
3.2.3 千粒重 | 第29页 |
3.2.4 产量 | 第29-30页 |
3.3 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霜冻条件下气温和叶温变化分析 | 第31-40页 |
4.1 霜冻低温过程 | 第31-32页 |
4.2 气温变化分析 | 第32-35页 |
4.3 叶温变化分析 | 第35-38页 |
4.4 叶气温差变化分析 | 第38-39页 |
4.5 气温与叶温相关性关系 | 第39页 |
4.6 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五章 气温和叶温与其他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第40-47页 |
5.1 空气湿度 | 第40-42页 |
5.2 土壤温度 | 第42-43页 |
5.3 土壤水分 | 第43-45页 |
5.4 交叉分析 | 第45-46页 |
5.5 小结 | 第46-4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作者简历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