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和极限平衡原理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1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9-10页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 GIS简介 | 第13-14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4-16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2 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2章 区域滑坡稳定性评价因子的确定及量化 | 第16-23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区域滑坡稳定性评价因素指标 | 第16-18页 |
2.2.1 基本因素 | 第16-17页 |
2.2.2 诱发因素 | 第17-18页 |
2.3 评价因素筛选及权重系数确定 | 第18-19页 |
2.3.1 评价因素筛选 | 第18-19页 |
2.3.2 权重系数确定 | 第19页 |
2.4 区域滑坡稳定性评价因素的量化 | 第19-22页 |
2.4.1 定量指标归—化处理 | 第20-21页 |
2.4.2 定性指标赋值 | 第21-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基于GIS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23-38页 |
3.1 引言 | 第23页 |
3.2 前处理工作流程 | 第23-27页 |
3.2.1 基本资料收集及数字化 | 第23-25页 |
3.2.2 评价指标量化 | 第25页 |
3.2.3 评价指标栅格化 | 第25-27页 |
3.3 基于GIS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第27-37页 |
3.3.1 基本理论 | 第27-29页 |
3.3.2 隶属度函数确定 | 第29-35页 |
3.3.3 基于GIS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35-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基于极限平衡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38-48页 |
4.1 引言 | 第38页 |
4.2 极限平衡法基本理论 | 第38-40页 |
4.2.1 极限平衡法基本原则 | 第38-39页 |
4.2.2 极限平衡法合理性要求 | 第39-40页 |
4.3 极限平衡法程序实现 | 第40-47页 |
4.3.1 程序实现方法 | 第40-46页 |
4.3.2 程序有效性验证 | 第46-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实例应用 | 第48-56页 |
5.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48页 |
5.2 区域滑坡稳定性分析 | 第48-53页 |
5.2.1 基于GIS的传统叠加方法的应用 | 第48-49页 |
5.2.2 基于GIS的模糊综合叠加方法的应用 | 第49-53页 |
5.3 重点边坡分析 | 第53-5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6.1 结论 | 第56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3-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