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问题的提出和依据 | 第10页 |
1.1.2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课题的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1.3.1 人口迁移理论 | 第13-14页 |
1.3.2 公共服务统一化理论 | 第14-15页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5-18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成都市户籍制度改革的典型性分析 | 第18-26页 |
2.1 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分析 | 第18-20页 |
2.2 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普遍性困惑 | 第20-24页 |
2.2.1 二元户籍制度尚存,人口流动自由受限 | 第21-22页 |
2.2.2 配套福利政策滞后,城乡公共服务失衡 | 第22-23页 |
2.2.3 市场配置资源受阻,城乡经济发展不均 | 第23-24页 |
2.3 成都市户籍制度改革的典型性 | 第24-26页 |
2.3.1 建立户籍一元化管理机制,实现城乡自由流动 | 第24-25页 |
2.3.2 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统一化 | 第25页 |
2.3.3 实现城乡一体化协同发展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成都市户籍制度改革的案例描述 | 第26-33页 |
3.1 成都市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 | 第26-27页 |
3.1.1 成都市户籍制度改革的现实基础 | 第26页 |
3.1.2 成都市户籍制度改革的有利条件 | 第26-27页 |
3.2 成都市户籍制度改革的历程 | 第27-29页 |
3.2.1 成都市户籍制度改革的五个阶段 | 第27-29页 |
3.2.2 成都市户籍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 | 第29页 |
3.3 成都市户籍制度改革的成效 | 第29-31页 |
3.4 成都市户籍制度改革中的经验及教训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成都市户籍制度改革的户籍一元化分析 | 第33-42页 |
4.1 户籍管理一元化的关键作用 | 第33-36页 |
4.1.1 从公民权益的维度来看一元化的关键作用 | 第33-34页 |
4.1.2 从政治发展的维度来看一元化的关键作用 | 第34页 |
4.1.3 从经济发展的维度来看一元化的关键作用 | 第34-36页 |
4.2 成都市户籍制度改革中户籍一元化的主要做法 | 第36-38页 |
4.2.1 入城指标改革为“条件准入制” | 第36-37页 |
4.2.2 入城购房入户 | 第37页 |
4.2.3 入城投资入户 | 第37页 |
4.2.4 降低入城入户学历限制 | 第37页 |
4.2.5 入城暂住入户 | 第37-38页 |
4.2.6 入城积分入户 | 第38页 |
4.3 成都市户籍制度改革中户籍一元化的成效 | 第38-40页 |
4.3.1 根本上改变“城乡分治”的二元户籍制度 | 第38-39页 |
4.3.2 避免了农民大规模进城落户的压力 | 第39-40页 |
4.3.3 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发展 | 第40页 |
4.4 成都市户籍制度改革中户籍一元化的经验借鉴 | 第40-42页 |
第五章 成都市户籍制度改革的公共服务统一化分析 | 第42-49页 |
5.1 公共服务统一化的关键作用 | 第42页 |
5.2 成都市户籍制度改革中公共服务统一化的主要做法 | 第42-44页 |
5.2.1 城乡公共服务政策统一化建设 | 第42-43页 |
5.2.2 城乡公民基本权利公平化建设 | 第43页 |
5.2.3 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建设 | 第43-44页 |
5.2.4 村级公共服务财政保障机制建设 | 第44页 |
5.3 成都市户籍制度改革中公共服务统一化的成效 | 第44-46页 |
5.3.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得以完善 | 第44-45页 |
5.3.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逐渐缩小 | 第45页 |
5.3.3 提升了城乡公共服务统一化程度 | 第45-46页 |
5.4 成都市户籍制度改革中公共服务统一化的经验借鉴 | 第46-49页 |
5.4.1 加快基本公共服务统一化的制度建设 | 第46-47页 |
5.4.2 分阶段逐步推进成都市城乡统一化 | 第47页 |
5.4.3 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统一化的法律体系 | 第47-49页 |
第六章 成都市户籍制度改革中城乡一体化发展分析 | 第49-56页 |
6.1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作用 | 第49页 |
6.2 成都市户籍制度改革中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做法 | 第49-52页 |
6.2.1 城乡资源统一优化配置 | 第49-50页 |
6.2.2 推进成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转变 | 第50-51页 |
6.2.3 优化城镇布局体系 | 第51-52页 |
6.3 成都市户籍制度改革中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成效 | 第52-53页 |
6.3.2 户籍改革为城乡一体化提供体制保证 | 第52-53页 |
6.3.3 户籍改革推进城镇化新形态的出现 | 第53页 |
6.4 成都市户籍制度改革中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 第53-56页 |
6.4.1 工业发展是重点,以此为基础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 第53-54页 |
6.4.2 产业和人口布局优化 | 第54-56页 |
第七章 成都市户籍制度改革的借鉴与启示 | 第56-60页 |
7.1 缩小户籍权益差距可以化解农村人口进城的压力 | 第56-57页 |
7.1.1 积极构建和完善一元化自由迁徙户籍制度 | 第56-57页 |
7.1.2 全面保障进城农村人口已有权益 | 第57页 |
7.2 改革相应的公共服务配套制度应该逐步实现 | 第57-59页 |
7.2.1 建立健全公共服务配套制度 | 第57-58页 |
7.2.2 分阶段逐步推进公共服务配套制度 | 第58页 |
7.2.3 建立基本公共服务配套制度的法律体系 | 第58-59页 |
7.3 土地制度与户籍制度良性联动需要进一步探索 | 第59-60页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60-62页 |
8.1 主要结论 | 第60-61页 |
8.2 研究展望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