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居环境变迁探析还迁社区的公共空间设计--以苏州莲花新村社区为例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5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三、研究的内容与创新点 | 第11-12页 |
四、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 第12-15页 |
第一章 城市化现象与人居环境的关系 | 第15-25页 |
第一节 关于中国城市化现象的阐述 | 第15-18页 |
一、城市化的相关概念及特征 | 第15-16页 |
二、中国城市化的现状 | 第16-17页 |
三、中国城市化的主要问题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关于人居环境的阐述 | 第18-21页 |
一、人居环境的概念 | 第18-20页 |
二、人居环境与环境心理学 | 第20-21页 |
第三节 城市化对人居环境的影响 | 第21-24页 |
一、城市化对乡村人居环境的影响 | 第21-22页 |
二、针对城市化中“乡改城”群体的分析 | 第22-23页 |
三、由“乡改城”所形成的“还迁社区”研究价值探讨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关于苏州莲花新村社区人居环境变迁的分析 | 第25-40页 |
第一节 苏州莲花新村社区研究背景解析 | 第25-28页 |
一、莲花新村社区的研究价值分析 | 第25-27页 |
二、莲花新村社区还迁安置机制分析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关于莲花新村社区所存在问题的分析 | 第28-32页 |
一、混合居住社区的归属感问题 | 第29-30页 |
二、社会引导功能的缺失 | 第30-31页 |
三、生活习惯与管理的矛盾 | 第31-32页 |
第三节 莲花新村社区与前港村的类比分析 | 第32-38页 |
一、建筑内部空间及外部结构型态上的差异 | 第33-35页 |
二、建筑外部环境上的差异 | 第35-37页 |
三、“门洞文化”现象分析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三章 关于还迁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的思考 | 第40-54页 |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广应用 | 第40-43页 |
一、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及社区 | 第40-41页 |
二、打造易于改造的可持续性空间 | 第41-42页 |
三、高性价比绿色生态设计的运用 | 第42-43页 |
第二节 从设计及管理的角度增强环境的包容度 | 第43-46页 |
一、增强社区的社会引导功能 | 第43页 |
二、通用设计理念在还迁社区的应用思考 | 第43-45页 |
三、参与式设计理念在还迁社区的应用思考 | 第45-46页 |
第三节 人居文化在空间中的延续 | 第46-50页 |
一、江南水乡传统文化型态的延续 | 第46-48页 |
二、对室内外公共空间的一体化设计 | 第48-50页 |
第四节 针对莲花新村社区的实验性改造方案 | 第50-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论著、作品) | 第56-57页 |
图录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