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5-19页 |
1.2.1 国外预算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2 国内预算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18-19页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9-20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0-21页 |
1.5 拟创新点 | 第21-23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 | 第23-34页 |
2.1 公共管理相关理论 | 第23-26页 |
2.1.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3-24页 |
2.1.2 公共经济论 | 第24-25页 |
2.1.3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5页 |
2.1.4 公共预算管理理论 | 第25-26页 |
2.2 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 第26-31页 |
2.2.1 绩效 | 第26-27页 |
2.2.2 绩效评价的内容 | 第27-28页 |
2.2.3 绩效评价的常用方法和工具 | 第28-31页 |
2.3 预算绩效相关理论 | 第31-32页 |
2.3.1 预算绩效 | 第31-32页 |
2.3.2 预算绩效评价 | 第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3章 公益性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特点与现状 | 第34-42页 |
3.1 公益性事业单位 | 第34-36页 |
3.1.1 公益性事业单位定义 | 第34页 |
3.1.2 公益性事业单位特点 | 第34-35页 |
3.1.3 公益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特点 | 第35页 |
3.1.4 公益性事业单位预算 | 第35-36页 |
3.2 公益性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特点 | 第36-37页 |
3.3 公益性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 第37-39页 |
3.3.1 公益性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环境问题 | 第37-38页 |
3.3.2 评估机制、追责机制缺失, | 第38页 |
3.3.3 预算绩效评价考核指标单一 | 第38-39页 |
3.4 公益性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9-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4章 公益性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建立 | 第42-53页 |
4.1 公益性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主体 | 第42-43页 |
4.1.1 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实施者 | 第42-43页 |
4.1.2 中介组织——重要评价参与者 | 第43页 |
4.2 公益性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工作流程 | 第43-44页 |
4.2.1 制定整体办法 | 第43页 |
4.2.2 确定指标 | 第43页 |
4.2.3 形成自评报告上报主管部门审核 | 第43-44页 |
4.2.4 应用绩效评价结果 | 第44页 |
4.3 公益性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指标设置原则 | 第44-45页 |
4.3.1 一般标准 | 第44-45页 |
4.3.2 公益性事业单位指标设计过程中应用的特别原则 | 第45页 |
4.4 公益性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方法和指标权重赋值方法的选择 | 第45-46页 |
4.5 公益性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指标 | 第46-52页 |
4.5.1 公益性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指标选取 | 第47-50页 |
4.5.2 公益性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计分方法 | 第50-5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案例分析—以某卫生类公益性事业单位为例 | 第53-63页 |
5.1 某中心概况 | 第53页 |
5.2 某中心预算管理的现状 | 第53-54页 |
5.3 某中心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54-61页 |
5.3.1 某中心预算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54页 |
5.3.2 确定指标的权重 | 第54-57页 |
5.3.3 各指标具体打分方法和评价标准 | 第57-6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6章 对策与建议 | 第63-66页 |
6.1 提升预算绩效评价法律地位,重视公益绩效理念 | 第63页 |
6.2 公益性事业单位预算绩效需要健全框架结构 | 第63-64页 |
6.3 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需要加强 | 第64页 |
6.4 加强评价工作的统筹协调 | 第64-65页 |
6.5 公益性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绩效评价指标构建问题。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