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Ce负载Y/SBA-15微孔—介孔复合分子筛的微波法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1章 绪论第17-44页
    1.1 微孔—介孔复合分子筛的研究进展第17-31页
        1.1.1 微孔—介孔复合分子筛的分类第17-18页
        1.1.2 微孔—介孔复合分子筛的优点第18-19页
        1.1.3 微孔—介孔复合分子筛的合成方法第19-27页
        1.1.4 复合分子筛在工业催化方面的应用第27-30页
        1.1.5 稀土的引入对复合分子筛催化性能的影响第30-31页
    1.2 微波法第31-34页
        1.2.1 微波特性、作用机理及物质在微波场中的介电行为第31-32页
        1.2.2 微波加热的特点分析第32页
        1.2.3 微波法合成复合分子筛第32-34页
    1.3 聚烯烃类塑料催化降解研究现状第34-41页
        1.3.1 聚烯烃的催化降解机理第35-38页
        1.3.2 分子筛催化降解聚烯烃类塑料第38-40页
        1.3.3 稀土负载分子筛催化降解聚烯烃类塑料第40-41页
    1.4 课题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第41-44页
        1.4.1 选题背景第41-42页
        1.4.2 研究目的第42-43页
        1.4.3 主要研究内容第43-44页
第2章 实验部分第44-57页
    2.1 实验主要原料和试剂第44页
    2.2 实验主要仪器及设备第44-45页
    2.3 样品的合成方案第45-47页
        2.3.1 Y型微孔沸石分子筛的合成第45-46页
        2.3.2 SBA-15和Ce-SBA-15介孔分子筛的合成第46页
        2.3.3 Y/SBA-15微孔—介孔复合分子筛的合成第46-47页
        2.3.4 Y与SBA-15的机械混合样品的合成第47页
        2.3.5 Ce-Y/SBA-15的合成第47页
        2.3.6 催化剂的制备第47页
    2.4 测试分析手段与表征方法第47-51页
        2.4.1 X射线衍射(XRD)第47-48页
        2.4.2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第48页
        2.4.3 扫描电镜(SEM)第48-49页
        2.4.4 透射电镜(TEM,HRTEM)第49页
        2.4.5 N_2吸附—脱附分析第49页
        2.4.6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第49-50页
        2.4.7 紫外漫反射(UV-Vis)第50页
        2.4.8 化学氨吸附(NH_3-TPD)第50页
        2.4.9 吡啶吸附的红外光谱法(Py-FTIR)第50-51页
        2.4.10 热分析(TG-DTG)第51页
        2.4.11 气质联用色谱第51页
    2.5 分子筛催化剂性能的评价第51-54页
        2.5.1 酸催化性能的测试第51-52页
        2.5.2 加氢裂化烷烃性能的测试第52-54页
    2.6 催化降解聚烯烃性能的的测试第54-57页
        2.6.1 评价目的第54页
        2.6.2 催化剂样品的处理方法第54页
        2.6.3 实验方法第54-57页
第3章 Y/SBA-15复合分子筛的合成与结构表征第57-90页
    3.1 X射线衍射(XRD)表征结果分析第57-66页
        3.1.1 Y型微孔沸石第57-58页
        3.1.2 SBA-15介孔分子筛第58-60页
        3.1.3 Y/SBA-15复合分子筛第60-62页
        3.1.4 各合成因素对复合分子筛结构的影响第62-66页
    3.2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结果分析第66-67页
    3.3 N_2吸附—脱附表征结果分析第67-71页
        3.3.1 N_2吸附—脱附等温线第67-69页
        3.3.2 孔径分布曲线第69-70页
        3.3.3 BET比表面积等参数第70-71页
    3.4 扫描电镜(SEM)表征结果分析第71-73页
        3.4.1 Y型微孔沸石第71页
        3.4.2 SBA-15介孔分子筛第71-72页
        3.4.3 Y/SBA-15复合分子筛第72-73页
    3.5 透射电镜(TEM)表征结果分析第73-75页
        3.5.1 Y型微孔分子筛第73页
        3.5.2 SBA-15介孔分子筛第73-74页
        3.5.3 Y/SBA-15复合分子筛第74-75页
    3.6 微波法与机械混合法合成样品的区别第75-77页
        3.6.1 X射线衍射(XRD)表征结果分析第75-76页
        3.6.2 N2吸附—脱附表征结果分析第76页
        3.6.3 透射电镜(TEM)表征结果分析第76-77页
    3.7 复合分子筛形成机理的分析第77-87页
        3.7.1 囊泡状分子筛的生成第77-80页
        3.7.2 类球形复合分子筛的生成第80-81页
        3.7.3 莲藕形复合分子筛的生成第81-86页
        3.7.4 微孔—介孔复合分子筛在溶液中的合成机理第86-87页
    3.8 本章小结第87-90页
第4章 Ce-Y/SBA-15复合分子筛的合成与结构表征第90-110页
    4.1 X射线衍射测试(XRD)表征结果分析第90-91页
    4.2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结果分析第91页
    4.3 N_2吸附—脱附表征结果分析第91-96页
        4.3.1 N_2吸附—脱附等温线第91-93页
        4.3.2 孔径分布曲线第93页
        4.3.3 BET比表面积等参数第93-94页
        4.3.4 孔壁厚度的计算第94-96页
    4.4 TG-DTG失重热重曲线表征分析第96页
    4.5 SEM/EDS元素分析表征分析第96-97页
    4.6 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吸收光谱表征分析第97-98页
    4.7 透射电镜(TEM)表征结果分析第98-101页
        4.7.1 TEM测试结果分析第98-100页
        4.7.2 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表征分析第100-101页
    4.8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表征分析第101-103页
    4.9 吡啶红外光谱(Py-FTIR)表征分析第103-105页
    4.10 NH3-TPD分析第105-107页
    4.11 本章小结第107-110页
第5章 复合分子筛催化剂酸催化和加氢裂化性能的研究第110-125页
    5.1 酸催化性能的研究第110-117页
        5.1.1 反应条件的考察第111-115页
        5.1.2 产品结构表征第115-116页
        5.1.3 酸催化机理的初探第116-117页
    5.2 加氢裂化烷烃的研究第117-123页
        5.2.1 加氢裂化正庚烷第118-120页
        5.2.2 加氢裂化甲苯第120-123页
    5.3 本章小结第123-125页
第6章 复合分子筛催化剂催化降解聚烯烃类塑料的研究第125-138页
    6.1 催化降解聚乙烯第126-131页
        6.1.1 催化剂的部分物理化学性质第126页
        6.1.2 催化剂对降解温度的影响第126-127页
        6.1.3 降解反应活化能的测定第127-128页
        6.1.4 催化剂对积炭的影响第128页
        6.1.5 催化降解产物的分析第128-131页
    6.2 聚苯乙烯第131-135页
        6.2.1 催化剂对降解温度的影响第131-132页
        6.2.2 催化降解反应活化能的测定第132页
        6.2.3 催化剂对积炭的影响第132-133页
        6.2.4 催化降解产物的分析第133-135页
    6.3 本章小结第135-138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38-142页
    7.1 结论第138-140页
    7.2 展望第140-142页
参考文献第142-15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56-157页
致谢第157页

论文共1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DNA和纳米孔在传感分析和分子逻辑计算中的应用
下一篇:埃博拉病毒核酸检测与病毒样颗粒疫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