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数据下的沪深300指数已实现波动建模及应用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第9-14页 |
1.2.1 已实现波动度量研究 | 第9-10页 |
1.2.2 跳跃行为研究 | 第10-12页 |
1.2.3 含跳跃的波动建模研究 | 第12-13页 |
1.2.4 风险度量研究 | 第13-14页 |
1.3 选题意义 | 第14-15页 |
1.4 创新点与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1.4.1 创新点 | 第15页 |
1.4.2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16-27页 |
2.1 已实现波动经典理论框架 | 第16-17页 |
2.1.1 二次变差及已实现波动 | 第16-17页 |
2.1.2 剥离跳跃的一般方法 | 第17页 |
2.2 积分波动与跳跃方差构建 | 第17-21页 |
2.2.1 BN-S方法和门限方法概述 | 第17-18页 |
2.2.2 双次幂变差和Z检验统计量 | 第18-19页 |
2.2.3 门限双次幂变差及C-TZ检验统计量 | 第19-21页 |
2.3 正向跳跃方差及负向跳跃方差 | 第21-24页 |
2.3.1 已实现半变差 | 第22页 |
2.3.2 正负向跳跃方差构建 | 第22-24页 |
2.4 跳跃强度 | 第24-26页 |
2.4.1 概念引入及霍克斯模型介绍 | 第24-25页 |
2.4.2 原始跳跃强度处理方法 | 第25-26页 |
2.5 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已实现波动及跳跃特征实证分析 | 第27-35页 |
3.1 数据说明 | 第27页 |
3.2 结果分析 | 第27-34页 |
3.2.1 已实现波动和跳跃的特征 | 第27-31页 |
3.2.2 霍克斯模型回归结果对比 | 第31-34页 |
3.3 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沪深300指数波动率建模 | 第35-55页 |
4.1 数据说明 | 第35-36页 |
4.2 HAR模型设定 | 第36-38页 |
4.3 实证及结果分析 | 第38-54页 |
4.3.1 HAR基础模型对比结果 | 第38-41页 |
4.3.2 窗口移动平均方法的优越性 | 第41-43页 |
4.3.3 考虑跳跃方向及跳跃强度 | 第43-46页 |
4.3.4 最优模型设定及检验 | 第46-54页 |
4.4 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VaR风险度量 | 第55-61页 |
5.1 VaR的概念及度量方法 | 第55-56页 |
5.2 VaR度量检验方法 | 第56-57页 |
5.3 实证分析 | 第57-61页 |
5.3.1 数据说明 | 第57页 |
5.3.2 标准化的日收益率描述性统计 | 第57-58页 |
5.3.3 收益率分布的检验 | 第58-59页 |
5.3.4 VaR度量及检验 | 第59-6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个人简历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