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2-14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文献调研 | 第16-18页 |
1.4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 第18页 |
1.5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8-20页 |
第2章 放射化学的起步(1934-1949) | 第20-34页 |
2.1 十世纪上半叶国外放射化学发展概述 | 第20-25页 |
2.1.1 放射化学的诞生及初期发展 | 第20-22页 |
2.1.2 放射化学的蓬勃发展 | 第22-25页 |
2.2 国内放射化学的早期探索 | 第25-30页 |
2.2.1 北平研究院镭学研究所的研究工作 | 第26-29页 |
2.2.2 国民政府破产的核计划 | 第29-30页 |
2.3 中国学者在国外开展的放射化学研究工作 | 第30-32页 |
2.3.1 杨承宗在居里实验室的研究工作 | 第30-31页 |
2.3.2 其他学者的研究工作 | 第31-32页 |
小结 | 第32-34页 |
第3章 放射化学的初步发展(1950-1960) | 第34-56页 |
3.1 建国初期的放射化学工作 | 第35-39页 |
3.1.1 近代物理研究所放射化学研究工作的开展 | 第36-38页 |
3.1.2 人才队伍的形成 | 第38-39页 |
3.2 核工业创建之后的放射化学工作 | 第39-46页 |
3.2.1 创建核工业决策的制定及苏联的核技术援助 | 第39-42页 |
3.2.2 新设立的放射化学研究机构 | 第42-44页 |
3.2.3 相关研究工作的展开 | 第44-46页 |
3.3 高等院校中放射化学专业的建立 | 第46-55页 |
3.3.1 北京大学放射化学专业的创办 | 第47-49页 |
3.3.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放射化学专业的创办 | 第49-51页 |
3.3.3 其他几所高校放射化学专业的创办 | 第51-52页 |
3.3.4 高校放射化学专业建立初期的特点分析 | 第52-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第4章 在研制核武器的国家需求驱动下放射化学的快速发展(1960-1970) | 第56-88页 |
4.1 第一颗原子弹所用二氧化铀的制备 | 第56-66页 |
4.1.1 简法生产的工艺流程 | 第57-61页 |
4.1.2 二氧化铀的生产过程 | 第61-63页 |
4.1.3 五所顺利完成任务的原因探讨 | 第63-66页 |
4.2 萃取法核燃料后处理工艺的研发 | 第66-79页 |
4.2.1 从沉淀法工艺起步 | 第67-69页 |
4.2.2 萃取工艺的先行探索 | 第69-71页 |
4.2.3 两种工艺路线的争论与抉择 | 第71-75页 |
4.2.4 萃取工艺的成功验证 | 第75-77页 |
4.2.5 苏联并非故意提供落后技术 | 第77-79页 |
4.3 其他方面的放射化学成果 | 第79-86页 |
4.3.1 完成原子弹攻关中的任务 | 第79-81页 |
4.3.2 为核燃料工业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技术支撑 | 第81-84页 |
4.3.3 放射性废液的处置与综合利用 | 第84-86页 |
小结 | 第86-88页 |
第5章 放射化学的常态化发展(1970-1986) | 第88-108页 |
5.1 “文革”对放射化学的冲击 | 第89-91页 |
5.2 改革开放初期放射化学回归正常化的努力 | 第91-101页 |
5.2.1 《放射化学学科规划》及其修订 | 第91-94页 |
5.2.2 放射化学学会的筹备与隶属问题 | 第94-95页 |
5.2.3 中国化学会核化学与放射化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 | 第95-99页 |
5.2.4 折中方案及遗留问题 | 第99-101页 |
5.3 放射化学研究领域的拓展 | 第101-106页 |
小结 | 第106-108页 |
第6章 放射化学的艰难调整(1986-2000) | 第108-128页 |
6.1 高校放射化学专业的调整及撤销 | 第109-115页 |
6.2 放射化学研究领域的收缩 | 第115-119页 |
6.3 研究机构科研水平的下滑 | 第119-121页 |
6.4 放射化学停滞不前的原因探讨 | 第121-126页 |
小结 | 第126-128页 |
结束语中国放射化学的发展特点及其经验教训 | 第128-136页 |
1. “任务带学科”的典型 | 第128-129页 |
2. 苏联援助对于放射化学的初期发展助力甚大 | 第129-130页 |
3. 完成“任务”后的“学科”未能真正建立 | 第130-132页 |
4. 几点经验教训 | 第132-136页 |
附录Ⅰ 放射化学学科规划(一九七七年十月二十九日制订) | 第136-140页 |
附录Ⅱ 放射化学学科规划(一九七八年十月二十三日修订) | 第140-146页 |
致谢 | 第146-14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