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光电池论文--太阳能电池论文

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体系太阳能电池光伏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4页
    1.1 本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2 太阳能电池技术概况第13-17页
    1.3 聚合物薄膜太阳电池研究进展第17-18页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第18-20页
    参考文献第20-24页
第2章 有机太阳电池原理及特性分析第24-53页
    2.1 有机太阳电池工作原理第24-28页
        2.1.1 光的吸收与激子产生第25-26页
        2.1.2 激子扩散与解离第26页
        2.1.3 电荷转移过程及载流子的传输第26-27页
        2.1.4 自由载流子的收集第27-28页
    2.2 有机光伏电池特性分析第28-31页
        2.2.1 开路电压(VOC)第28-29页
        2.2.2 短路电流(ISC)第29-30页
        2.2.3 填充因子(FF)第30-31页
        2.2.4 光电转化效率(η)第31页
    2.3 有机薄膜太阳电池材料第31-38页
        2.3.1 有机电子给体/受体材料第31-35页
        2.3.2 电极材料第35-36页
        2.3.3 界面修饰层材料第36-38页
    2.4 有机光伏器件结构第38-40页
    2.5 有机薄膜特性表征方法第40-43页
    2.6 本章小结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53页
第3章 基于正型结构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特性研究第53-102页
    3.1 器件制备工艺流程及测试方法第53-60页
        3.1.1 实验制备所用材料及仪器设备第53-54页
        3.1.2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制备工艺流程第54-58页
        3.1.3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伏安特性测试第58-59页
        3.1.4 功能层薄膜物理特性的表征第59-60页
    3.2 聚合物共混层结晶形貌对于光伏器件性能的影响第60-68页
        3.2.1 退火环境压强对于聚合物光伏器件性能的影响第60-65页
        3.2.2 溶剂辅助退火对于聚噻吩结晶度及其光伏性能的影响第65-68页
    3.3 电荷传输层对于器件光伏性能的影响第68-78页
        3.3.1 空穴传输层的选取及性能优化第69-75页
        3.3.2 不同阴极修饰层对于光伏器件性能的影响第75-78页
    3.4 封装工艺对于聚合物光伏器件寿命的影响第78-84页
        3.4.1 实验封装方法第78-82页
        3.4.2 封装效果分析第82-84页
    3.5 PbS量子点/有机复合太阳能电池的制备研究第84-95页
        3.5.1 PbS量子点/有机复合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背景第84-85页
        3.5.2 PbS量子点的合成制备第85-89页
        3.5.3 基于PbS量子点/有机混合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89-95页
    3.6 本章小结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2页
第4章 氧化锌纳米结构制备及其光学特性研究第102-130页
    4.1 实验制备方法第103-106页
        4.1.1 所用试剂及测试仪器第103页
        4.1.2 ZnO纳米棒薄膜的生长机理第103-104页
        4.1.3 ZnO纳米晶种层的制备第104-105页
        4.1.4 ZnO纳米棒的溶液生长第105-106页
    4.2 ZnO纳米阵列的形态控制研究第106-118页
        4.2.1 ZnO晶种层前驱溶液浓度的影响第106-109页
        4.2.2 生长溶液浓度的影响第109-111页
        4.2.3 ZnO纳米棒长度与生长时间的关系第111-113页
        4.2.4 ZnO纳米棒阵列取向性的控制第113-117页
        4.2.5 ZnO纳米棒阵列薄膜的发光性质第117-118页
    4.3 掺杂ZnO纳米棒阵列的制备研究第118-125页
        4.3.1 掺铝ZnO纳米棒阵列的制备研究第118-121页
        4.3.2 掺镁ZnO纳米棒阵列的制备研究第121-125页
    4.4 本章小结第125-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30页
第5章 基于反型结构的复合太阳能电池优化及特性研究第130-165页
    5.1 器件结构及制备工艺第130-131页
    5.2 ZnO/聚合物纳米复合结构光伏器件性能优化第131-141页
        5.2.1 ZnO纳米晶薄膜厚度对于光伏器件性能的影响第131-133页
        5.2.2 ZnO纳米薄膜形态(致密性)的影响第133-136页
        5.2.3 ZnO薄膜退火处理温度的影响第136-138页
        5.2.4 ZnO纳米棒阵列及其取向性对于光伏器件性能的影响第138-141页
    5.3 反型器件性能周期性衰减现象的研究及其机理解释第141-151页
        5.3.1 持续光照对于反型器件性能的影响第141-144页
        5.3.2 持续光照对于反型器件寿命的影响第144-145页
        5.3.3 ZnO电子传输层对于反型器件“light-soaking”效应的影响第145-151页
    5.4 Z907光敏染料对于复合器件光伏性能的影响第151-158页
        5.4.1 Z907染料特性分析第152-156页
        5.4.2 Z907染料对于复合器件性能的影响第156-158页
    5.5 本章小结第158-159页
    参考文献第159-165页
结论第165-16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第167-168页
致谢第168-169页
作者简介第169页

论文共1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烯键和炔键的有机小分子给体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下一篇:高海拔沙尘条件下750kV交流输电线路导线电晕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