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上诉利益的理论问题研究 | 第15-29页 |
第一节 上诉利益的法律内涵 | 第15-23页 |
一、上诉利益的概念 | 第15-17页 |
(一) 上诉利益的概念 | 第15-16页 |
(二) 上诉利益的功能 | 第16-17页 |
(三) 上诉利益在立法及司法中的体现 | 第17页 |
二、上诉利益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一) 分配正义原则 | 第17-18页 |
(二) 对上诉案件的数量进行合理控制 | 第18-19页 |
三、上诉利益的性质 | 第19-20页 |
(一) 对上诉利益性质的介绍 | 第19-20页 |
(二) 笔者的评析 | 第20页 |
四、上诉利益与诉的利益 | 第20-23页 |
(一) 诉的利益的内涵 | 第20-21页 |
(二) 诉的利益与上诉利益的关系 | 第21-23页 |
第二节 上诉利益的判断标准 | 第23-29页 |
一、关于上诉利益判断标准的学说梳理 | 第23-25页 |
(一) 实体不服说 | 第23-24页 |
(二) 形式不服说 | 第24-25页 |
(三) 折衷说 | 第25页 |
二、上述学说优劣对比 | 第25-27页 |
(一) 判断上诉利益的依据 | 第26页 |
(二) 是否保障双方当事人的权益 | 第26-27页 |
三、形式不服说应作为判断上诉利益要件的标准 | 第27-29页 |
第二章 在我国确立上诉利益要件的必要性研究 | 第29-36页 |
第一节 规制滥用上诉权现象的需要 | 第29-34页 |
一、提高上诉门槛 | 第29-32页 |
(一) 上诉率居高不下 | 第29-31页 |
(二) 上诉条件过于宽泛 | 第31-32页 |
二、保障被上诉人的利益 | 第32-34页 |
(一) 上诉行为并非都出于善意 | 第32-33页 |
(二) 保障诚实信用原则 | 第33-34页 |
第二节 营造良性司法环境的需要 | 第34-36页 |
一、减轻二审法院的负担 | 第34-36页 |
(一) 上诉案件并非都出于必要 | 第34-35页 |
(二) 保障上级法院行使其他职能 | 第35-36页 |
二、合理配置司法资源 | 第36页 |
第三章 代表性国家上诉利益要件的立法、实施现状及借鉴 | 第36-45页 |
第一节 德国关于民事上诉利益要件的立法与实施现状 | 第36-39页 |
一、规定可提起上诉案件的标的额 | 第36-37页 |
二、未达到标的额的处理 | 第37-39页 |
(一) 一般处理 | 第37页 |
(二) 例外处理 | 第37-39页 |
第二节 日本关于民事上诉利益要件的立法与实施现状 | 第39-42页 |
一、上诉利益在日本立法中的体现 | 第39-41页 |
(一) 明确可以提出上诉的情形 | 第39-40页 |
(二) 判断是否具备上诉利益的标准 | 第40-41页 |
二、上诉利益在日本的司法实施现状 | 第41-42页 |
第三节 台湾地区关于民事上诉利益要件的立法与实施现状 | 第42-43页 |
一、确立上诉利益要件的数额 | 第42页 |
二、明确了滥用上诉权的经济处罚 | 第42-43页 |
第四节 对代表性国家上诉利益要件规定的借鉴 | 第43-45页 |
一、上诉利益要件的设立有效提高诉讼效率 | 第43-44页 |
二、对有关国家及地区立法及司法实践的借鉴 | 第44-45页 |
(一) 借鉴有关数额的规定 | 第44-45页 |
(二) 借鉴有关判断标准的规定 | 第45页 |
第四章 我国确立上诉利益要件的具体措施 | 第45-54页 |
第一节 在立法中引入上诉利益要件 | 第45-46页 |
一、在民诉法中明确规定上诉利益要件 | 第45-46页 |
二、在司法中贯彻上诉利益要件的适用 | 第46页 |
第二节 明确规定上诉利益要件的判断标准 | 第46-50页 |
一、采取形式不服说 | 第46-47页 |
二、常见情况下的上诉利益要件判断 | 第47页 |
(一) 如原告的起诉请求全部被判决满足的 | 第47页 |
(二) 因原告的起诉请求不符合受理条件而被驳回起诉的 | 第47页 |
(三) 原审法院不认可原告的所有诉讼请求 | 第47页 |
三、以具体数额确定上诉利益要件 | 第47-49页 |
(一) 国外立法已普遍确立具体数额 | 第48页 |
(二) 在民诉法中确立具体数额 | 第48-49页 |
四、有选择地引入价额上诉与许可上诉 | 第49-50页 |
第三节 制裁不具备上诉利益要件的上诉行为 | 第50-54页 |
一、针对滥用上诉权的当事人予以经济制裁 | 第51-52页 |
二、对其他人员予以经济制裁 | 第52页 |
三、将滥用上诉权的处理纳入到民诉法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