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庭审现状简述和网络平台的司法公开 | 第10-15页 |
一、庭审状况概述 | 第10-11页 |
二、信息时代的特点 | 第11-13页 |
三、网络司法公开与司法改革的倒逼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直播形式的比较 | 第15-19页 |
一、微博直播形式和视频直播形式比较 | 第15-17页 |
二、关于上述论述的例证 | 第17-19页 |
第三章 薄熙来案和快播案的语料分析 | 第19-27页 |
一、薄熙来案的分析 | 第20-24页 |
二、快播案的分析 | 第24-27页 |
第四章 从薄熙来案和快播案分析当下问题 | 第27-35页 |
一、修辞主体 | 第28-29页 |
二、关于修辞客体的问题 | 第29-32页 |
三、修辞本体 | 第32-33页 |
四、修辞受体 | 第33-35页 |
第五章 完善办法 | 第35-39页 |
一、完善办法 | 第35-37页 |
二、完善的方向和目标 | 第37-38页 |
三、关于本部分的总结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附录 | 第43-4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