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

损伤混凝土高温后的物理力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10-20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建筑火灾的危害第10-13页
    1.3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4.1 混凝土碳化后的力学性能研究现状第14-15页
        1.4.2 混凝土冻融循环作用后的力学性能研究现状第15-16页
        1.4.3 混凝土高温后的力学性能研究现状第16-17页
    1.5 存在问题和不足第17-18页
    1.6 本文主要工作第18-20页
2 碳化混凝土高温后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第20-54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试件设计与制作第20-22页
        2.2.1 试件尺寸的选择第20页
        2.2.2 试验材料及其配合比第20-21页
        2.2.3 试件的制作及养护第21-22页
        2.2.4 试件强度值第22页
    2.3 混凝土试件碳化处理第22-25页
        2.3.1 混凝土碳化机理第22-23页
        2.3.2 碳化处理方法第23页
        2.3.3 碳化处理设备第23-24页
        2.3.4 混凝土碳化的测定第24-25页
    2.4 碳化混凝土高温处理试验及其试验现象第25-28页
        2.4.1 碳化混凝土高温处理试验第25页
        2.4.2 高温处理设备第25-26页
        2.4.3 试件高温处理现象第26-28页
    2.5 碳化混凝土高温后单轴加载试验第28-32页
        2.5.1 试验设备及装置第28-29页
        2.5.2 试验加载步骤第29-30页
        2.5.3 试验加载现象第30-32页
    2.6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32-44页
        2.6.1 碳化混凝土高温后的烧失量和烧失率第32-36页
        2.6.2 碳化混凝土高温后的力学特性第36-44页
    2.7 碳化试验应力—应变全曲线拟合第44-50页
        2.7.1 碳化与未碳化混凝土高温后混凝土应力-应变试验数据曲线第45-46页
        2.7.2 碳化与未碳化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拟合第46-50页
    2.8 本章小结第50-54页
3 冻融混凝土高温后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第54-84页
    3.1 引言第54页
    3.2 试件设计及制作第54-56页
        3.2.1 试件尺寸的选择第54页
        3.2.2 试验材料及其配合比第54页
        3.2.3 试件制作及其养护第54-55页
        3.2.4 试件强度第55-56页
    3.3 混凝土试件冻融处理第56-59页
        3.3.1 混凝土冻融试验处理方法及其步骤第56-57页
        3.3.2 混凝土冻融处理设备第57页
        3.3.3 冻融试验后混凝土试件表面现象第57-59页
    3.4 冻融混凝土高温处理及其现象第59-60页
        3.4.1 冻融损伤混凝土高温处理试验第59页
        3.4.2 冻融损伤混凝土高温处理设备第59页
        3.4.3 试件高温处理现象第59-60页
    3.5 冻融混凝土高温后单轴加载试验第60-63页
        3.5.1 试验设备及装置第60-61页
        3.5.2 试验加载步骤第61页
        3.5.3 试验加载现象第61-63页
    3.6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63-76页
        3.6.1 冻融混凝土高温后的烧失量和烧失率第63-65页
        3.6.2 冻融循环试件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及损失本构第65-68页
        3.6.3 冻融混凝土高温后的力学特性第68-76页
    3.7 冻融试验应力—应变全曲线拟合第76-82页
        3.7.1 冻融与未冻融混凝土高温后应力—应变试验数据曲线第76-77页
        3.7.2 冻融与未冻融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拟合第77-82页
    3.8 本章小结第82-84页
4 损伤(碳化、冻融)混凝土高温后本构模型研究第84-96页
    4.1 引言第84-85页
    4.2 本构关系构建方法第85-86页
    4.3 常温下混凝土抗压强度损伤本构第86-88页
    4.4 碳化混凝土高温后的单轴受压损伤本构方程第88-91页
        4.4.1 碳化混凝土高温后单轴受压损伤本构推导的假定第88页
        4.4.2 碳化混凝土高温后本构方程第88-90页
        4.4.3 碳化混凝土高温后本构方程与试验数据对比分析第90-91页
    4.5 冻融混凝土高温后的单轴受压本构方程第91-95页
        4.5.1 损伤理论第91-92页
        4.5.2 冻融混凝土高温后的本构方程第92-93页
        4.5.3 冻融混凝土高温后本构方程与试验数据对比分析第93-95页
    4.6 本章小结第95-96页
5 高温作用后构件表面温度初步判定第96-108页
    5.1 引言第96页
    5.2 建筑构件表面温度的初步判定第96-102页
        5.2.1 根据火灾燃烧时间推定试件灼烧温度第96-97页
        5.2.2 根据残留物烧损特征推定构件表面温度第97页
        5.2.3 由构件外观特征和敲击法判定构件表面温度第97-98页
        5.2.4 根据混凝土强度降低系数推定试件灼烧温度第98-100页
        5.2.5 利用超声波速法判定试件灼烧温度第100-102页
    5.3 工程实际案例分析第102-106页
    5.4 本章小结第106-108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08-112页
    6.1 结论第108-110页
        6.1.1 碳化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第108-109页
        6.1.2 冻融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第109-110页
    6.2 展望第110-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8页
致谢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功能稻紫宝香糯1号维生素A合成相关QTL定位
下一篇:异构多机器人系统通信协议一致性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