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吉林省居民生活质量评价的实证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生活质量的研究综述及发展趋势第10-14页
        1.2.1 国外生活质量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国内生活质量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3 生活质量的研究趋势第14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第15-16页
第2章 生活质量研究的基本理论概述第16-24页
    2.1 生活质量的基本含义第16-17页
    2.2 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第17-18页
        2.2.1 经济因素第17-18页
        2.2.2 社会因素第18页
        2.2.3 环境因素第18页
    2.3 生活质量的评价方法第18-24页
        2.3.1 常见的评价方法第18-21页
        2.3.2 本文所用评价方法第21-24页
第3章 吉林省居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4-33页
    3.1 构建吉林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意义第24-25页
    3.2 构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理论与原则第25-27页
        3.2.1 理论依据第25-26页
        3.2.2 基本原则第26-27页
    3.3 吉林省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7-32页
        3.3.1 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第27-28页
        3.3.2 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8-32页
    3.4 本文指标体系相比传统指标体系的不同第32-33页
第4章 吉林省居民生活质量的综合评价第33-56页
    4.1 居民生活质量的描述统计分析第33-38页
        4.1.1 经济水平第33-34页
        4.1.2 社会生活第34-37页
        4.1.3 自然环境第37-38页
    4.2 吉林省各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的TOPSIS模型建立第38-41页
        4.2.1 模型的建立思路第38-39页
        4.2.2 吉林省各市生活质量评价的TOPSIS模型第39-41页
    4.3 吉林省各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的TOPSIS法应用第41-46页
        4.3.1 数据的准备与处理第41-42页
        4.3.2 评价吉林省各市生活质量的TOPSIS法应用第42-44页
        4.3.3 模型分析结果第44-46页
    4.4 居民生活质量评价的横向比较分析第46-56页
        4.4.1 因子分析的思想及步骤第46-47页
        4.4.2 因子分析的数据准备第47-49页
        4.4.3 居民生活质量各系统分析第49-56页
第5章 结论与建议第56-59页
    5.1 吉林省居民生活质量评价结论第56-57页
        5.1.1 吉林省与其他省、区居民生活质量比较结论第56-57页
        5.1.2 吉林省各市区居民生活质量结论第57页
    5.2 改善吉林省居民生活质量的对策建议第57-59页
附录第59-65页
参考文献第65-67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第67-68页
后记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虚拟化技术的省级政务数据中心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我国地方人大预算监督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