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2页 |
1.1 多糖 | 第13-15页 |
1.1.1 海洋多糖 | 第13页 |
1.1.2 海洋动物多糖的生物学活性 | 第13-15页 |
1.1.2.1 抗氧化作用 | 第13-14页 |
1.1.2.2 免疫调节作用 | 第14页 |
1.1.2.3 抗肿瘤作用 | 第14页 |
1.1.2.4 抗病毒作用 | 第14页 |
1.1.2.5 降血脂作用 | 第14页 |
1.1.2.6 其他作用 | 第14-15页 |
1.2 海参 | 第15页 |
1.3 海参水煮液 | 第15-16页 |
1.4 裙带菜孢子叶 | 第16页 |
1.5 扇贝裙边 | 第16-17页 |
1.6 巨噬细胞系RAW264.7 | 第17页 |
1.7 免疫调节概述 | 第17-18页 |
1.7.1 一氧化氮(NO) | 第17页 |
1.7.2 前列腺素E_2(PGE_2) | 第17-18页 |
1.7.3 调节吞噬能力 | 第18页 |
1.8 氧化应激概述 | 第18页 |
1.8.1 活性氧的来源及调控 | 第18页 |
1.9 炎症概述 | 第18-20页 |
1.9.1 促炎因子TNF-α | 第19页 |
1.9.2 促炎因子IL-1β | 第19页 |
1.9.3 促炎因子IL-6 | 第19页 |
1.9.4 一氧化氮合酶 | 第19-20页 |
1.9.5 环氧化酶 | 第20页 |
1.10 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海参水煮液多糖提取物免疫调节活性的研究 | 第22-46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2-24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22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2.1.3 实验试剂 | 第23-2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4-30页 |
2.2.1 细胞培养及预处理 | 第24-25页 |
2.2.2 PESCPL体外免疫调节活性的测定 | 第25-26页 |
2.2.2.1 细胞毒性检测 | 第25页 |
2.2.2.2 NO释放能力检测 | 第25页 |
2.2.2.3 PGE_2释放能力检测 | 第25页 |
2.2.2.4 中性红吞噬能力检测 | 第25-26页 |
2.2.2.5 iNOS酶活力检测 | 第26页 |
2.2.3 PESCPL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第26-27页 |
2.2.3.1 H_2O_2氧化损伤模型的建立 | 第26页 |
2.2.3.2 细胞存活率检测 | 第26页 |
2.2.3.3 细胞体系ROS含量检测 | 第26页 |
2.2.3.4 MDA含量检测 | 第26-27页 |
2.2.3.5 抗氧化酶(SOD、CAT、GSH-Px)酶活力检测 | 第27页 |
2.2.4 PESCPL体外抗炎活性的测定 | 第27-30页 |
2.2.4.1 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检测 | 第27页 |
2.2.4.2 NO释放能力检测 | 第27页 |
2.2.4.3 iNOS酶活力检测 | 第27-28页 |
2.2.4.4 免疫印迹法检测COX-2蛋白表达 | 第28-30页 |
2.2.4.4.1 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蛋白含量 | 第28-29页 |
2.2.4.4.2 SDS-PAGE | 第29页 |
2.2.4.4.3 免疫印迹 | 第29-30页 |
2.2.5 数据统计 | 第3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0-44页 |
2.3.1 PESCPL体外免疫调节活性 | 第30-35页 |
2.3.1.1 PESCPL的细胞毒性 | 第30-31页 |
2.3.1.2 PESCPL对RAW264.7细胞NO释放能力的影响 | 第31-32页 |
2.3.1.3 PESCPL对RAW264.7细胞PGE_2释放能力的影响 | 第32-33页 |
2.3.1.4 PESCPL对RAW264.7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 | 第33-34页 |
2.3.1.5 PESCPL对RAW264.7细胞内iNOS酶活力的影响 | 第34-35页 |
2.3.2 PESCPL体外抗氧化活性 | 第35-40页 |
2.3.2.1 H_2O_2氧化损伤的有效浓度 | 第35-36页 |
2.3.2.2 PESCPL对经H_2O_2损伤RAW264.7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2.3.2.3 PESCPL对经H_2O_2损伤RAW264.7细胞内ROS含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2.3.2.4 PESCPL对经H_2O_2损伤RAW264.7细胞内MDA含量及SOD、CAT、GSH-Px酶活力的影响 | 第38-40页 |
2.3.3 PESCPL体外抗炎活性 | 第40-44页 |
2.3.3.1 PESCPL对经LPS诱导炎症的RAW264.7细胞中促炎因子水平的影响 | 第40-42页 |
2.3.3.2 PESCPL对经LPS诱导炎症的RAW264.7细胞NO释放能力及细胞内iNOS活力的影响 | 第42-43页 |
2.3.3.3 PESCPL对经LPS诱导炎症的RAW264.7细胞内COX-2表达能力的影响 | 第43-4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三章 裙带菜孢子叶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46-65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46-47页 |
3.1.1 实验原料 | 第46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46-47页 |
3.1.3 实验试剂 | 第47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47-50页 |
3.2.1 裙带菜孢子叶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 第47-49页 |
3.2.1.1 裙带菜孢子叶多糖提取工艺流程 | 第48页 |
3.2.1.2 多糖测定 | 第48页 |
3.2.1.3 多糖得率 | 第48页 |
3.2.1.4 裙带菜孢子叶多糖提取单因素实验 | 第48-49页 |
3.2.1.5 木瓜蛋白酶提取裙带菜孢子叶多糖的响应面优化试验 | 第49页 |
3.2.2 PSUP体外抗氧化活性 | 第49-50页 |
3.2.2.1 细胞存活率检测 | 第49页 |
3.2.2.2 细胞体系ROS含量检测 | 第49页 |
3.2.2.3 MDA含量检测 | 第49-50页 |
3.2.2.4 抗氧化酶(SOD、CAT、GSH-Px)酶活力检测 | 第50页 |
3.2.3 数据统计 | 第5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0-64页 |
3.3.1 单因素试验 | 第50-57页 |
3.3.1.1 过筛目数对裙带菜孢子叶多糖得率的影响 | 第50-51页 |
3.3.1.2 浸泡温度对裙带菜孢子叶多糖得率的影响 | 第51页 |
3.3.1.3 浸泡时间对裙带菜孢子叶多糖得率的影响 | 第51-52页 |
3.3.1.4 液料比对裙带菜孢子叶多糖得率的影响 | 第52-53页 |
3.3.1.5 酶解pH对裙带菜孢子叶多糖得率的影响 | 第53-54页 |
3.3.1.6 酶解时间对裙带菜孢子叶多糖得率的影响 | 第54页 |
3.3.1.7 酶加量对裙带菜孢子叶多糖得率的影响 | 第54-55页 |
3.3.1.8 酶解温度对裙带菜孢子叶多糖得率的影响 | 第55-56页 |
3.3.1.9 浸提时间对裙带菜孢子叶多糖得率的影响 | 第56-57页 |
3.3.2 响应面分析法对裙带菜孢子叶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 第57-60页 |
3.3.2.1 响应面试验设计 | 第57-58页 |
3.3.2.2 响应面分析 | 第58-59页 |
3.3.2.3 各因素交互作用对多糖得率的响应面分析 | 第59-60页 |
3.3.2.4 模型验证实验 | 第60页 |
3.3.3 PSUP体外抗氧化活性 | 第60-64页 |
3.3.3.1 PSUP的细胞毒性及其对经H_2O_2损伤RAW264.7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第60-61页 |
3.3.3.2 PSUP对经H_2O_2损伤RAW264.7细胞内ROS含量的影响 | 第61-62页 |
3.3.3.3 PSUP对经H_2O_2损伤RAW264.7细胞内MDA含量及SOD、CAT、GSH-Px酶活力的影响 | 第62-6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四章 扇贝裙边多糖提取物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65-73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65-67页 |
4.1.1 实验原料 | 第65页 |
4.1.2 实验仪器 | 第65-66页 |
4.1.3 实验试剂 | 第66-67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67-68页 |
4.2.1 扇贝裙边多糖提取物提取工艺流程 | 第67页 |
4.2.2 多糖得率测定 | 第67页 |
4.2.2.1 裙边多糖提取物蛋白质的脱除(Sevage法) | 第67页 |
4.2.3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第67-68页 |
4.2.3.1 细胞培养 | 第67页 |
4.2.3.2 PESS的细胞毒性及其对氧化损伤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 第67页 |
4.2.3.3 PESS对氧化损伤细胞内ROS含量的影响 | 第67-68页 |
4.2.3.4 PESS对氧化损伤细胞内MDA含量、SOD、CAT及GSH-Px活力的影响 | 第68页 |
4.3 数据统计 | 第68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68-72页 |
4.4.1 PESS各组分含量 | 第68页 |
4.4.2 PESS的细胞毒性 | 第68-69页 |
4.4.3 PESS对氧化损伤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第69-70页 |
4.4.4 PESS对氧化损伤细胞中ROS含量的影响 | 第70页 |
4.4.5 PESS对经H_2O_2损伤RAW264.7细胞内MDA含量及SOD、CAT、GSH-Px酶活力的影响 | 第70-7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附录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