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山海经》与《楚辞》中名物的互文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绪论第10-20页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第10-12页
    二、研究现状第12-20页
第一章 《山海经》《楚辞》中的名物概述第20-29页
    第一节 名物概念的界定第20-23页
        一、“名物”一词的来源第20-21页
        二、《山海经》《楚辞》中的名物分类第21-23页
    第二节 《山海经》《楚辞》中名物的研究价值第23-29页
        一、神话学价值第23-26页
        二、民俗学价值第26-29页
第二章 互文性角度看《山海经》《楚辞》中的名物第29-54页
    第一节 《山海经》与《楚辞》中名物材料的互现第30-44页
        一、神祗与灵巫之互现第30-32页
        二、山水树木之互现第32-39页
        三、神奇异兽之互现第39-42页
            (一)祥瑞征兆——龙凤第39-42页
        四、远国异人之互现第42-44页
    第二节 《山海经》《楚辞》中名物互现的方式特点第44-51页
        一、直接引用第44-46页
            (一)神话人物第44-45页
            (三)奇物异象第45-46页
        二、发挥与再创造第46-51页
    第三节 《山海经》《楚辞》中名物的表现特点第51-54页
        一、名物的丰富性第51-52页
        二、名物的神异性第52-54页
第三章《山海经》《楚辞》名物异同的文化意义第54-58页
    第一节《山海经》《楚辞》中相似名物的文化考察第54-55页
        一、《山海经》《楚辞》同属于北方文化第54-55页
        二、《山海经》的成书经过楚人的整理第55页
    第二节 《楚辞》中名物的人格象征第55-58页
        一、美好人格的象征第56-57页
        二、卑劣人格的象征第57-58页
结语第58-61页
附录第61-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风》与“花儿”之对比研究
下一篇:基于语料库的英语专业学生在书面英语中重述标记语的使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