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 第11-15页 |
1.1.1 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15-17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3 创新点 | 第17-18页 |
2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理论综述 | 第18-27页 |
2.1 工程项目质量理论 | 第18-21页 |
2.1.1 质量的定义 | 第18-19页 |
2.1.2 工程项目质量的定义 | 第19页 |
2.1.3 工程项目质量特点 | 第19-20页 |
2.1.4 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 | 第20-21页 |
2.2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理论 | 第21-25页 |
2.2.1 质量管理的定义 | 第21页 |
2.2.2 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 | 第21-23页 |
2.2.3 质量管理的基本理念 | 第23页 |
2.2.4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 第23-25页 |
2.3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青岛葡萄酒博物馆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 第27-42页 |
3.1 项目概况 | 第27-28页 |
3.1.1 设计依据 | 第27页 |
3.1.2 工程概况 | 第27-28页 |
3.1.3 工程类别 | 第28页 |
3.2 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 | 第28-32页 |
3.2.1 成立工程设计招标小组 | 第28页 |
3.2.2 编制该工程项目设计任务 | 第28-29页 |
3.2.3 编制设计要求文件 | 第29页 |
3.2.4 明确业主在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 | 第29-30页 |
3.2.5 明确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 | 第30-31页 |
3.2.6 明确该工程项目设计方案应遵循的设计原则 | 第31-32页 |
3.2.7 掌握业主在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要点 | 第32页 |
3.3 招投标阶段的质量管理 | 第32-33页 |
3.3.1 成立专业的评标委员会 | 第32-33页 |
3.3.2 资格预审 | 第33页 |
3.4 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 第33-37页 |
3.4.1 制定完整的质量保证措施 | 第33-34页 |
3.4.2 明确监理单位在施工阶段的主要任务 | 第34页 |
3.4.3 明确业主在施工阶段的主要任务 | 第34-35页 |
3.4.4 明确该项目在施工阶段检查的技术要点 | 第35页 |
3.4.5 工程施工工艺的更新 | 第35-36页 |
3.4.6 材料试验和检验批报验 | 第36-37页 |
3.5 博物馆基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7-40页 |
3.5.1 工程设计方面 | 第37-38页 |
3.5.2 招投标方面 | 第38-39页 |
3.5.3 施工方面 | 第39-40页 |
3.6 质量管理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0-4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青岛葡萄酒博物馆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 | 第42-48页 |
4.1 青岛葡萄酒博物馆工程项目管理方法的分析 | 第42-43页 |
4.1.1 构建电子信息共享平台 | 第42页 |
4.1.2 建立横向联动质量管理体系 | 第42页 |
4.1.3 建立健全“差异化”监督管理长效机制 | 第42-43页 |
4.1.4 交流常态化机制 | 第43页 |
4.1.5 对施工现场各责任主体的管理不良行为记录制度 | 第43页 |
4.1.6 实体质量“亮红灯”机制 | 第43页 |
4.2 博物馆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过程 | 第43-46页 |
4.2.1 博物馆基建工程项目的特性 | 第43-44页 |
4.2.2 博物馆基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基本过程 | 第44-45页 |
4.2.3 博物馆基建工程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 第45-46页 |
4.3 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方法 | 第46-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5 提升青岛葡萄酒博物馆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有效对策 | 第48-52页 |
5.1 工程设计方面应采取的对策 | 第48-49页 |
5.2 招投标方面应采取的对策 | 第49-50页 |
5.3 施工方面应采取的对策 | 第50-51页 |
5.3.1 做好现场材料控制 | 第50-51页 |
5.3.2 合理控制工程成本 | 第51页 |
5.3.3 强化工程进度管理 | 第5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2-53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2页 |
6.2 今后研究工作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个人简历 | 第56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