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4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醛在多组分反应中的应用 | 第10-13页 |
1.2.1 醛参与的多组分反应合成 1,4-二氢吡啶 | 第10-11页 |
1.2.2 醛参与的多组分反应合成二氢嘧啶酮 | 第11-12页 |
1.2.3 醛参与的多组分反应合成嘧啶色烯衍生物 | 第12页 |
1.2.4 醛参与的多组分反应合成咪唑衍生物 | 第12-13页 |
1.2.5 醛参与的多组分反应合成苯并吡喃衍生物 | 第13页 |
1.3 4H-色烯的合成方法研究 | 第13-21页 |
1.3.1 水杨醛与氰乙酸乙酯反应合成 4H-色烯衍生物 | 第13-14页 |
1.3.2 过渡金属催化的炔醇与活泼酚的环加成反应合成 4H-色烯 | 第14页 |
1.3.3 烯烃复分解关环反应合成 4H-色烯 | 第14-15页 |
1.3.4 Me3SiI催化的[4+2]环化反应合成 4H-色烯 | 第15页 |
1.3.5 金催化酮和酚的串联反应合成 4H-色烯 | 第15-16页 |
1.3.6 有机碱催化水杨醛衍生物合成 4H-色烯 | 第16-17页 |
1.3.7 FeCl3催化苄醇和 1,3-二羰基化合物的苄基化/环化串联反应合成 4H-色烯 | 第17页 |
1.3.8 铜催化的Ullmann型醚化反应合成 4H-色烯 | 第17-18页 |
1.3.9 Ylide环化串联反应合成 4H-色烯 | 第18-19页 |
1.3.10 多组分反应合成 4H-色烯 | 第19-21页 |
1.4 本文研究目的 | 第21-22页 |
1.5 本文设计思路 | 第22-24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4-49页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4-27页 |
2.1.1 主要实验仪器 (见表 2-1) | 第24页 |
2.1.2 实验主要药品 (见表 2-2) | 第24-27页 |
2.2 实验内容 | 第27-29页 |
2.2.1 利用不同催化剂筛选醛、亲核试剂以及 2-甲基吲哚的实验操作: | 第27-28页 |
2.2.2 水杨醛、苯乙酮和 2-甲基吲哚的三组分反应: | 第28页 |
2.2.3 水杨醛、苯乙酮和硫酚的三组分反应: | 第28-29页 |
2.2.4 水杨醛、苯乙酮和苯并三氮唑的三组分反应: | 第29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9-38页 |
2.3.1 2-甲基吲哚作为亲核性指示剂筛选三组分反应结果讨论: | 第29-32页 |
2.3.2 水杨醛、苯乙酮和吲哚三组分反应合成 4H-色烯结果讨论: | 第32-38页 |
2.4 化合物的特征数据 | 第38-49页 |
3 总结与展望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附录1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57-58页 |
附录2部分化合物核磁图谱 | 第58-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