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8-17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8-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2 研究过程与方法 | 第17-20页 |
2.1 研究问题 | 第17页 |
2.2 研究工具 | 第17页 |
2.3 研究对象 | 第17页 |
2.4 分析标准 | 第17-18页 |
2.5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2.6 信效度检验 | 第19-20页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0-36页 |
3.1 科普硕士科学本质观的总体变化情况分析 | 第20-22页 |
3.2 科普硕士对科学基于经验证据理解的变化分析 | 第22-24页 |
3.3 科普硕士对科学中观察与推理理解的变化分析 | 第24-25页 |
3.4 科普硕士对科学定理和定律理解的变化分析 | 第25-27页 |
3.5 科普硕士对科学想象力和创造力理解的变化分析 | 第27-29页 |
3.6 科学硕士对科学主观性理解的变化分析 | 第29-31页 |
3.7 科普硕士对科学暂定性理解的变化分析 | 第31-33页 |
3.8 科普硕士对科学的社会文化嵌入性理解的变化分析 | 第33-36页 |
4 科普硕士科学本质观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39页 |
4.1 学校课程设置的影响 | 第36-37页 |
4.2 实习经历的影响 | 第37页 |
4.3 志愿者经历的影响 | 第37页 |
4.4 行业专家的影响 | 第37-38页 |
4.5 生活细节的影响 | 第38-39页 |
5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39-41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39页 |
5.2 研究启示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