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用担保的中小企业投融资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3 论文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4 论文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6-17页 |
1.4.1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2 本文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 第17-20页 |
2.1 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 | 第17-18页 |
2.1.1 银行直接贷款 | 第17页 |
2.1.2 股权融资 | 第17-18页 |
2.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分析 | 第18-19页 |
2.2.1 信息不对称 | 第18页 |
2.2.2 银行风险控制能力的局限性 | 第18-19页 |
2.2.3 我国征信系统不完善 | 第19页 |
2.3 传统信用担保模式的缺陷 | 第19-20页 |
第3章 双指数跳收益与信用担保下的企业资本结构 | 第20-29页 |
3.1 信用担保模型 | 第20-21页 |
3.2 企业证券定价与公平担保 | 第21-24页 |
3.2.1 预备定价知识 | 第21-23页 |
3.2.2 企业证券定价 | 第23-24页 |
3.2.3 最优破产水平 | 第24页 |
3.2.4 两个推论 | 第24页 |
3.3 最优资本结构 | 第24-25页 |
3.4 比较静态分析 | 第25-29页 |
3.4.1 最优券息 | 第25-26页 |
3.4.2 混合担保成本中股权份额 | 第26页 |
3.4.3 风险转移效应 | 第26-27页 |
3.4.4 债务积压问题 | 第27-29页 |
第4章 信用担保下的企业实物投资 | 第29-37页 |
4.1 模型 | 第29-30页 |
4.2 企业证券定价和最优资本结构 | 第30-32页 |
4.2.1 企业或有权益价值 | 第30-31页 |
4.2.2 最优债券融资规模 | 第31-32页 |
4.3 实物期权定价 | 第32页 |
4.4 数值模拟分析 | 第32-37页 |
4.4.1 最优投资触发水平 | 第33-34页 |
4.4.2 最优债务融资规模 | 第34-35页 |
4.4.3 担保公司的股权份额 | 第35-37页 |
结论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