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文物考古论文--遗址论文

文化复兴视角下的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研究--以平昌县白衣庵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24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9-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相关概念第12-15页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2-13页
        1.2.2 与其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区别第13-15页
        1.2.3 乡愁第15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9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19页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9-22页
        1.4.1 研究方法第19-21页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21-22页
    1.5 文章框架及新颖点第22-23页
        1.5.1 论文主要内容第22页
        1.5.2 论文新颖点第22-23页
    1.6 课题来源第23-24页
第2章 传统村落保护与文化复兴第24-34页
    2.1 传统村落形成与分布第24-27页
        2.1.1 传统村落的形成第24页
        2.1.2 中国传统村落的分布第24-27页
    2.2 传统村落的价值认知第27-28页
    2.3 传统村落保护与文化复兴第28-34页
        2.3.1 传统村落体现中国山水文化第28-29页
        2.3.2 传统村落体现宗法礼制文化第29-30页
        2.3.3 传统村落体现宗教信仰文化第30-31页
        2.3.4 传统村落体现风水文化第31-32页
        2.3.5 传统村落体现地域特色文化第32-34页
第3章 白衣庵传统村落文化特征研究第34-50页
    3.1 研究区概况第34-43页
        3.1.1 区位概况第34页
        3.1.2 历史沿革第34-36页
        3.1.3 历史文化遗存现状第36-41页
        3.1.4 现状建筑调查及评估第41-43页
    3.2 生态环境与空间格局第43-45页
        3.2.1 自然生态环境第43-44页
        3.2.2 空间格局与肌理第44-45页
    3.3 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特色第45-50页
        3.3.1 物质文化特色第45-47页
        3.3.2 非物质文化特色第47-50页
第4章 白衣庵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第50-65页
    4.1 保护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第50-52页
        4.1.1 传统民居风貌第50页
        4.1.2 居民生活满意度第50页
        4.1.3 文化保护力度第50-51页
        4.1.4 产业现状第51-52页
        4.1.5 人口流失第52页
    4.2 文化复兴角度的保护原则第52-53页
        4.2.1 整体性保护原则第52页
        4.2.2 物质空间与非物质文化相结合的原则第52页
        4.2.3 原真性保护原则第52-53页
        4.2.4 特色性保护原则第53页
        4.2.5 小规模、渐进式的原则第53页
        4.2.6 居民参与原则第53页
    4.3 文化复兴角度的保护规划第53-59页
        4.3.1 自然环境保护第54页
        4.3.2 空间格局保护第54-57页
        4.3.3 建筑遗产的保护第57页
        4.3.4 其他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第57-58页
        4.3.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第58-59页
    4.4 文化复兴角度的产业发展规划第59-63页
        4.4.1 产业发展条件(SWOT分析)第60-61页
        4.4.2 产业发展方向第61页
        4.4.3 产业发展规划第61-62页
        4.4.4 旅游发展思路第62-63页
    4.5 规划实施政策建议第63-65页
结论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学生孤独感、现实社会支持与手机依赖行为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民国时期唐江商会档案整理与研究(1930-19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