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penStack的云计算镜像安全管理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 | 第10-11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1-12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云平台技术研究及分析 | 第14-25页 |
2.1 云计算技术的研究 | 第14-15页 |
2.1.1 云计算技术的分析 | 第14页 |
2.1.2 云计算技术的特点 | 第14-15页 |
2.1.3 云计算的服务模式 | 第15页 |
2.2 OPENSTACK的研究 | 第15-19页 |
2.2.1 OPENSTACK的架构模型 | 第16-18页 |
2.2.2 Glance的研究 | 第18-19页 |
2.3 虚拟化的研究 | 第19-21页 |
2.3.1 虚拟化及类型 | 第19-20页 |
2.3.2 KVM虚拟化的研究 | 第20-21页 |
2.4 Linux软件包管理技术研究 | 第21-22页 |
2.5 技术研究及分析总结 | 第22-2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云平台的需求分析 | 第25-35页 |
3.1 云平台节点的需求分析 | 第26-28页 |
3.1.1 云平台节点的整体需求 | 第26页 |
3.1.2 云平台管理节点的需求 | 第26-28页 |
3.1.3 云计算控制和计算节点的需求 | 第28页 |
3.2 虚拟机与镜像自动回收的需求分析 | 第28-32页 |
3.2.1 虚拟机生命周期的分析 | 第28-30页 |
3.2.2 镜像生命周期的分析 | 第30-31页 |
3.2.3 自动回收的功能需求 | 第31-32页 |
3.2.4 自动回收的条件需求 | 第32页 |
3.3 虚拟机镜像补丁管理的需求分析 | 第32-34页 |
3.3.1 节点虚拟机镜像安全管理合规性的需求 | 第32-33页 |
3.3.2 节点虚拟机补丁管理的需求 | 第33-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云平台和镜像管理的设计 | 第35-53页 |
4.1 IaaS云平台的整体设计 | 第35-42页 |
4.1.1 云平台节点的整体设计 | 第36-37页 |
4.1.2 云平台管理节点的设计 | 第37-39页 |
4.1.3 云计算控制和计算节点的设计 | 第39-42页 |
4.2 虚拟机和镜像自动回收的设计 | 第42-45页 |
4.2.1 虚拟机的创建和部署 | 第42-43页 |
4.2.2 自动回收的设计 | 第43-44页 |
4.2.3 自动回收的接口设计 | 第44-45页 |
4.3 虚拟机镜像补丁管理的设计 | 第45-52页 |
4.3.1 节点虚拟机镜像安全管理合规性设计 | 第45-47页 |
4.3.2 节点虚拟机补丁管理的物理架构设计 | 第47页 |
4.3.3 虚拟机补丁管理模块的设计 | 第47-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云平台和镜像安全管理的技术难点 | 第53-57页 |
5.1 云计算高可靠性保障 | 第53-54页 |
5.2 特殊补丁的更新 | 第54-56页 |
5.3 云环境下大规模的打补丁操作 | 第5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第57-70页 |
6.1 云平台节点的测试 | 第57-64页 |
6.1.1 云计算节点的测试 | 第57-60页 |
6.1.2 测试节点上的补丁更新测试 | 第60-64页 |
6.2 云计算节点系统测试 | 第64-69页 |
6.2.1 测试方案 | 第64-65页 |
6.2.2 系统测试 | 第65-69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发表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