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我国证券发行注册制改革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2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一、研究目的第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12页
    第三节 文献综述第12-19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5-19页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第19-22页
        一、研究内容第19页
        二、研究方法第19-20页
        三、论文创新点第20-22页
第二章 证券发行制度选择第22-30页
    第一节 各种发行制度的优缺点第22-26页
        一、证券发行核准制的优缺点第23-24页
        二、证券发行审批制的优缺点第24-25页
        三、证券发行注册制的优缺点第25-26页
    第二节 证券发行制度选择的影响因素第26-30页
        一、监管制度完善程度的影响第27页
        二、上市公司质量的影响第27-28页
        三、投资者成熟程度和信息披露成本的影响第28-29页
        四、发行者和投资者真实收益率的影响第29-30页
第三章 中国证券发行制度演变历程和现状第30-46页
    第一节 中国证券发行制度演变历程第30-35页
        一、行政审批制阶段(1990 年—2001 年)第30-32页
        二、核准制阶段(2001 年—2013 年11月)第32-34页
        三、注册制过渡阶段(2013 年11月—至今)第34-35页
    第二节 中国现行证券发行制度存在的问题第35-42页
        一、融资规模偏小,发行节奏非市场化第36-37页
        二、造假上市,违法圈钱第37-38页
        三、企业上市难,隐性成本居高不下第38-39页
        四、行政力量对市场的过度干预第39-41页
        五、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第41-42页
    第二节 中国选择核准制的现实原因第42-46页
        一、审批制阶段存在诸多弊端第42-44页
        二、核准制适应当时的国情第44-46页
第四章 我国实行注册制改革的必要性分析第46-52页
    第一节 核准制下中国资本市场的困境第46-48页
        一、法律和经济环境方面的困境第46-47页
        二、监管方面的困境第47页
        三、投资者方面的困境第47-48页
    第二节 进行注册制改革的原因第48-52页
        一、核准制已经不再适合中国证券市场第48-50页
        二、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是改革的方向第50-52页
第五章 发达国家和地区证券发行制度和经验借鉴第52-64页
    第一节 发达国家和地区证券发行制度第52-60页
        一、美国的注册制证券发行制度第52-54页
        二、英国、香港地区的核准制证券发行制度第54-60页
        三、德国的注册制和核准制相结合的证券发行制度第60页
    第二节 发达国家和地区证券发行制度的经验与借鉴第60-64页
        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第60-61页
        二、两种审核权相分离的模式第61-62页
        三、注册制下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第62-63页
        四、就制度本身而言,注册制在设计上优于核准制第63-64页
第六章 我国推行注册制改革的挑战和对策第64-76页
    第一节 推行注册制所面临的挑战第64-66页
        一、对监管机构监管水平的挑战第64-65页
        二、对保荐机构审核能力的挑战第65页
        三、对发行人公开披露信息的挑战第65-66页
    第二节 注册制推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第66-68页
        一、可能会加快证券发行的节奏,引发市场恐慌第66页
        二、垃圾股更加容易上市第66-67页
        三、投资者利益会受到损害第67页
        四、引发企业新的内部控制弊端模式第67-68页
    第三节 渐进式注册制改革路径第68-70页
        一、从创业板到主板的过渡第69页
        二、在内容不同的证券发行之间实现过渡第69-70页
        三、注册制改革与《证券法》修改协同推进第70页
    第四节 注册制改革的制度设计和具体措施第70-76页
        一、取消强制保荐制度第70-71页
        二、应取消发审委制度第71页
        三、健全注册制配套机制第71-72页
        四、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第72-73页
        五、转变证监会和证交所在注册制改革中的职能第73-74页
        六、转变证监会监管方式第74页
        七、完善注册制下投资者利益保护制度第74-75页
        八、降低上市门槛,健立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E+上市公司”并购基金模式运用效果案例分析
下一篇:上市公司低估值状态下的市值管理研究--以格力电器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