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当代大学生道德知行不一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4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4页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14-16页
        1.3.1 研究方法第14页
        1.3.2 创新之处第14-16页
第2章 研究大学生道德知行不一问题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第16-24页
    2.1 概念解析第16-18页
        2.1.1 道德第16页
        2.1.2 道德的知与行第16-17页
        2.1.3 道德的知行不一第17-18页
    2.2 大学生道德知行问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第18-20页
        2.2.1 马克思的道德知行观第18-19页
        2.2.2 毛泽东的道德践履思想第19页
        2.2.3 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行转化理论第19-20页
    2.3 研究大学生道德知行不一问题的现实意义第20-24页
        2.3.1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第20-21页
        2.3.2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求第21-22页
        2.3.3 大学生自身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第22-24页
第3章 大学生道德知行不一问题的表现及原因分析第24-37页
    3.1 大学生道德知行不一的表现第24-29页
        3.1.1 知行不一的现实表现第24-28页
        3.1.2 知行不一的基本类型第28-29页
    3.2 大学生道德知行不一的原因分析第29-37页
        3.2.1 个体方面:大学生德性培养意识偏低第29-31页
        3.2.2 家庭方面:基础教育功能效用的式微第31-32页
        3.2.3 高校方面:道德教育培养制度的弊病第32-35页
        3.2.4 社会方面:新常态下道德环境的恶化第35-37页
第4章 解决大学生道德知行不一问题的对策第37-47页
    4.1 个体方面: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第37-39页
        4.1.1 激发主体的道德需求第37页
        4.1.2 树立个体道德信仰第37-38页
        4.1.3 提高自我教育能力第38-39页
        4.1.4 养成身体力行的实践习惯第39页
    4.2 家庭方面:创建优良的道德教育氛围第39-41页
        4.2.1 转变家长教育观念第39-40页
        4.2.2 创建和谐家庭环境第40-41页
        4.2.3 家校教育密切结合第41页
    4.3 高校方面:改革高校道德教育体制第41-43页
        4.3.1 改进高校道德知、情、意、行的教育体系第41-42页
        4.3.2 构筑高校科学的道德教育评价体系第42页
        4.3.3 探索高校道德教育实践途径第42-43页
    4.4 社会环境方面:净化外部环境第43-47页
        4.4.1 经济环境第43-44页
        4.4.2 政治环境第44页
        4.4.3 文化环境第44-45页
        4.4.4 网络环境第45-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3页
致谢第53-54页
附录第54-55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信息化项目投标策略研究
下一篇:导数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混合孤子解与Rogue波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