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生态风险的伦理探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4页 |
| 引言 | 第14-16页 |
| 第一章 技术生态风险的解读 | 第16-23页 |
| ·技术、技术风险 | 第16-18页 |
| ·技术的含义 | 第16页 |
| ·技术的作用 | 第16-17页 |
| ·技术风险 | 第17-18页 |
| ·技术生态风险及其表现 | 第18-23页 |
| ·技术应用与生态风险 | 第18-20页 |
| ·技术生态风险的特征 | 第20页 |
| ·技术生态风险的诸多表现 | 第20-23页 |
| 第二章 技术生态风险的根源分析 | 第23-32页 |
| ·客体性根源 | 第23-25页 |
| ·技术的逆生态性 | 第24页 |
| ·技术的潜在风险性 | 第24-25页 |
| ·主体性根源 | 第25-27页 |
| ·技术主体生态风险认知不足 | 第26页 |
| ·技术主体生态责任意识淡薄 | 第26-27页 |
| ·主体性根源的深层反思 | 第27-32页 |
| ·强人类中心主义的主导 | 第28-29页 |
| ·传统发展方式的弊端 | 第29-31页 |
| ·技术乐观主义的局限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规避技术生态风险的伦理抉择 | 第32-41页 |
| ·生态伦理抉择的合理性 | 第32-37页 |
| ·生态伦理的内涵 | 第32-33页 |
| ·转变技术主体的价值观念 | 第33-36页 |
| ·规范技术主体的行为活动 | 第36-37页 |
| ·规避技术生态风险的伦理原则 | 第37-41页 |
| ·和谐原则 | 第37-38页 |
| ·公正原则 | 第38-39页 |
| ·保护原则 | 第39-40页 |
| ·预防原则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规避技术生态风险伦理原则的实践路径 | 第41-46页 |
| ·加强政府的督控作用 | 第41-42页 |
| ·提高政府决策者的生态伦理意识 | 第41-42页 |
| ·制定和完善技术生态法律法规体系 | 第42页 |
| ·强化技术人员的生态伦理意识 | 第42-44页 |
| ·完善技术的生态风险评估制度 | 第42-43页 |
| ·强化技术人员的生态责任意识 | 第43-44页 |
| ·增强企业生态文化建设 | 第44-45页 |
| ·提高技术应用的生态风险意识 | 第44页 |
| ·建立生态道德评价机制 | 第44-45页 |
| ·提升公众生态伦理道德素质及参与能力 | 第45-46页 |
| ·增加生态伦理教育与宣传 | 第45页 |
| ·提高公众参与能力 | 第45-46页 |
| 结语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51页 |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51-52页 |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