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电报、传真论文--传真、传真机论文

传真技术的引入与在华传播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2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7-20页
        1.1.1 研究背景第17-19页
        1.1.2 研究意义第19-20页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第20-25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5-27页
        1.3.1 研究内容第25-26页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6页
        1.3.3 创新点第26-27页
第二章 传真技术引入中国的背景第27-47页
    2.1 近代电磁学理论与电报电话的发明第27-32页
        2.1.1 电磁学的理论准备第27-28页
        2.1.2 电报电话技术的发明第28-31页
        2.1.3 无线电技术的出现与应用第31-32页
    2.2 早期传真技术在西方的发明与发展第32-43页
        2.2.1 真迹传真技术的发明第32-36页
        2.2.2 图片传真技术的发展第36-41页
        2.2.3 近代传真技术在西方的应用第41-43页
    2.3 近代电报电话技术向中国的传播第43-47页
        2.3.1 有线电报进入中国第43-45页
        2.3.2 上海电话事业兴起第45页
        2.3.3 无线电报在华兴办第45-47页
第三章 晚清时期传真技术的传播第47-61页
    3.1 晚清出洋国人与传真知识东传第47-51页
        3.1.1 斌椿、张德彝对传真概念的首次引入第47-49页
        3.1.2 志刚与“传真”中文译名的由来第49-51页
    3.2 《各国电报考》对传真技术的介绍第51-52页
    3.3 晚清传真技术经由期刊的传播(1895-1911)第52-61页
        3.3.1 《闽省会报》对传真技术的首次报道第52-53页
        3.3.2 《知新报》与“显字新机”第53-54页
        3.3.3 《万国公报》对传真机结构的深入描述第54-56页
        3.3.4 《政艺通报》:晚清报道传真技术最多的期刊第56-57页
        3.3.5 《大同报》对硒电池的译介第57-58页
        3.3.6 《万国商业月报》与无线电传真的首度讲解第58-59页
        3.3.7 《世界》首次介绍电传照相发明家事略第59-61页
第四章 北洋政府时期传真技术的传播第61-95页
    4.1 传真技术在华的实物传播开启第61-78页
        4.1.1 夏炎对传真技术的关注与介绍第61-67页
        4.1.2 贝兰来华与传真讲演第67-71页
        4.1.3 李书华译介《传递图像的电报》第71-78页
    4.2 北洋政府对传真技术的正式引入第78-85页
        4.2.1 东北摄影电报公司的创办第78-81页
        4.2.2 东北摄影电报公司的业务开展第81-85页
    4.3 民国传真技术经由期刊的传播(1912-1927)第85-95页
        4.3.1 《东方杂志》对于传真技术的持续关注第85-87页
        4.3.2 《电友》与传真技术引发的电信政策讨论第87-89页
        4.3.3 《科学》对传真知识的介绍第89-91页
        4.3.4 《中国摄影学会画报》之欢迎皮林氏专号第91-92页
        4.3.5 《北洋画报》中的传真报道第92-95页
第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传真技术的传播第95-145页
    5.1 传真电报建设与在华应用第95-121页
        5.1.1 抗日战争之前的传真线路建设第95-102页
        5.1.2 抗日战争期间中美传真电报的开通第102-106页
        5.1.3 抗战胜利之后的传真线路重建第106-111页
        5.1.4 中国境内的其他传真线路第111-112页
        5.1.5 新闻界对传真的关注与传真技术在新闻事业中的应用第112-121页
    5.2 民国专著中的传真知识第121-130页
        5.2.1 《战地电气交通》中的电传照像第121-123页
        5.2.2 《新闻学名论集》中的无线电照相与报纸第123-125页
        5.2.3 《新闻学概论》中的电送照相第125-126页
        5.2.4 《电机工程概论》中的传真与电视第126-128页
        5.2.5 《电视浅说》中的电传图画及照相发展史第128-130页
    5.3 民国传真技术经由期刊的传播(1928-1949)第130-145页
        5.3.1 《科学画报》对传真技术的科学普及第130-133页
        5.3.2 《无线电新报》传真技术文章的连续刊载第133-134页
        5.3.3 《电信杂志》对传真技术原理的专业解读第134-135页
        5.3.4 《无线电》对国外传真新闻的持续报道第135-137页
        5.3.5 《电世界》对传真技术的深入传播第137-139页
        5.3.6 军事期刊对传真技术的应用情况报道第139-140页
        5.3.7 新闻理论期刊对传真技术的介绍第140-142页
        5.3.8 传真技术的认识深入与电视概念的引入第142-145页
第六章 传真技术在中国的管理与高等教育第145-191页
    6.1 传真技术引入政策与业务管理第145-161页
        6.1.1 电信管理机构的确立与调整第145-147页
        6.1.2 两个《电信条例》第147-150页
        6.1.3 第一部传真电报法规第150-152页
        6.1.4 国音电报与传真电报之争第152-155页
        6.1.5 电信规划与传真技术的引进推广第155-159页
        6.1.6 传真技术引入过程中的政治考量第159-161页
    6.2 近代电讯工程高等教育中的传真技术第161-191页
        6.2.1 近代中国电讯工程的概念与分类第161-163页
        6.2.2 民国时期电讯工程高等教育概况第163-165页
        6.2.3 交通大学的电讯工程教育与中国第一个传真技术方向研究生第165-173页
        6.2.4 中央大学雄厚的电讯工程师资与种类齐全的传真技术课程第173-181页
        6.2.5 西北工学院与西北地区电讯工程高等教育肇始第181-188页
        6.2.6 勷勤大学:中国最早开展传真技术教育的省立高等学校第188-191页
第七章 传真技术在华传播脉络与影响第191-209页
    7.1 传真技术在华传播脉络第191-200页
        7.1.1 传播者第191-193页
        7.1.2 传真技术经由期刊传播的文献统计与分析第193-196页
        7.1.3 传真中西文术语的形成与演变第196-200页
    7.2 传真技术在中国的社会化第200-202页
    7.3 传真技术在华传播的影响与启示第202-209页
        7.3.1 传真技术的引入促进了近代中国电信事业的发展与进步第202-204页
        7.3.2 传真技术的内部特点与外部技术竞争限制其应用推广第204-207页
        7.3.3 传真技术在华传播对技术引进与管理的启示第207-209页
结论第209-213页
参考文献第213-225页
附录第225-233页
致谢第233-23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235-237页
作者简介第237-238页

论文共2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榜样文化及其当代建设研究
下一篇:习近平扶贫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