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1.3.1 创新点 | 第13页 |
1.3.2 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2.1.1 前期的理论研究 | 第14页 |
2.1.2 近期的具体研究 | 第14-15页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2.2.1 有关中澳自贸区贸易效应的研究 | 第15-16页 |
2.2.2 有关中国和其他国家自贸区贸易效应的研究 | 第16-18页 |
第三章 中澳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理论基础 | 第18-25页 |
3.1 关税同盟理论 | 第18-21页 |
3.1.1 静态经济效应 | 第18-21页 |
3.1.2 动态经济效应 | 第21页 |
3.2 自由贸易区理论 | 第21-25页 |
3.2.1 从单个国家的角度考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 | 第22-23页 |
3.2.2 从两个国家的角度考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 | 第23-25页 |
第四章 中澳双边经贸关系研究 | 第25-46页 |
4.1 中澳双边贸易总体情况分析 | 第25-29页 |
4.1.1 中澳双边贸易额 | 第25-26页 |
4.1.2 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贸易 | 第26-28页 |
4.1.3 贸易伙伴关系 | 第28-29页 |
4.2 中澳双边贸易商品结构分析 | 第29-32页 |
4.3 中澳双边贸易商品指数分析 | 第32-41页 |
4.4 中澳矿产品贸易特点分析 | 第41-46页 |
第五章 中澳自由贸易区建立的贸易效应分析 | 第46-56页 |
5.1 中澳自由贸易区建立的静态经济效应 | 第46-48页 |
5.2 中澳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动态经济效应 | 第48页 |
5.2.1 贸易扩大效应 | 第48页 |
5.2.2 竞争促进效应 | 第48页 |
5.2.3 投资刺激效应 | 第48页 |
5.3 中澳自由贸易区建立的贸易效应实证分析 | 第48-56页 |
5.3.1 巴拉萨模型分析 | 第48-51页 |
5.3.2 引力模型分析 | 第51-56页 |
第六章 加快推进中澳自贸区建设的对策研究 | 第56-58页 |
6.1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减少贸易逆差 | 第56页 |
6.2 改善国内投资环境,加快对外直接投资 | 第56-57页 |
6.3 采取合理有效的开放机制 | 第57页 |
6.4 加强能源矿产方面的合作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