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勘测、设计与计算论文--桥涵设计论文

改善节段拼装桥墩抗震性能构造措施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10-24页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1.2 节段拼装桥墩试验研究现状第12-19页
    1.3 节段拼装桥墩理论研究现状第19-22页
        1.3.1 解析法研究现状第20-21页
        1.3.2 数值模拟分析法研究现状第21-22页
    1.4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22页
    1.5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2-24页
2 有限元建模方法及验证第24-43页
    2.1 引言第24页
    2.2 钢筋混凝土构件建模方法第24-32页
        2.2.1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建模方式第24-25页
        2.2.2 单元类型的选取第25页
        2.2.3 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第25-29页
        2.2.4 钢材本构关系第29页
        2.2.5 后张预应力模拟第29-31页
        2.2.6 边界条件第31页
        2.2.7 接触问题模拟第31-32页
    2.3 现浇钢筋混凝土桥墩有限元建模及验证第32-36页
        2.3.1 试验概况第32-34页
        2.3.2 有限元建模第34-35页
        2.3.3 数值模拟结果及验证第35-36页
    2.4 节段拼装桥墩有限元建模及验证第36-42页
        2.4.1 试验概况第36-37页
        2.4.2 试验结果第37-39页
        2.4.3 有限元建模第39-40页
        2.4.4 数值模拟结果及验证第40-42页
    2.5 小结第42-43页
3 不同改善措施对节段拼装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第43-64页
    3.1 引言第43页
    3.2 有限元馍型第43-49页
        3.2.1 RC模型第44页
        3.2.2 U-PSBC、B-PSBC和U-PSBC-ED模型第44-45页
        3.2.3 U-PSBC-MTJ模型第45-47页
        3.2.4 U-PSBC-VD模型第47-49页
    3.3 拟静力分析第49-57页
        3.3.1 加载方案第49页
        3.3.2 变形和破坏模式第49-52页
        3.3.3 荷载-位移滞回特性第52-53页
        3.3.4 骨架曲线第53-55页
        3.3.5 延性性能第55页
        3.3.6 残余变形第55-56页
        3.3.7 拟静力分析结果汇总第56-57页
    3.4 动力时程分析第57-63页
        3.4.1 Rayleigh阻尼模型第57-58页
        3.4.2 加载方案第58-59页
        3.4.3 墩顶位移时程曲线第59-61页
        3.4.4 墩顶加速度时程曲线第61-62页
        3.4.5 动力时程分析结果汇总第62-63页
    3.5 小结第63-64页
4 不同措施比选及推荐措施的详细构造第64-70页
    4.1 不同构造措施比选第64-65页
    4.2 耗能钢筋节段拼装桥墩的详细构造第65-69页
        4.2.1 耗能钢筋连接方案及施工步骤第65-67页
        4.2.2 钢套筒连接件拉拔试验第67-69页
    4.3 小结第69-70页
结论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百度地图开放数据与Web挖掘的区域停车指数研究
下一篇:“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服务协调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