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1-13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页 |
2 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及理论 | 第14-18页 |
2.1 乡村旅游的相关概念及特点 | 第14-15页 |
2.1.1 差异化的乡土气息 | 第15页 |
2.1.2 参与性强 | 第15页 |
2.1.3 辐射群体为城市居民 | 第15页 |
2.2 村旅游发展相关理论 | 第15-18页 |
2.2.1 增长极理论 | 第16页 |
2.2.2 点轴理论 | 第16页 |
2.2.3 农业区位论 | 第16-17页 |
2.2.4 旅游规划理论 | 第17页 |
2.2.5 旅游竞争力理论 | 第17-18页 |
2.2.6 旅游资源整合理论 | 第18页 |
3 融水苗族自治县乡村旅游发展状况 | 第18-26页 |
3.1 融水苗族自治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 第18-19页 |
3.2 融水苗族自治县旅游开发分析 | 第19-26页 |
3.2.1 融水县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Strengths) | 第19-20页 |
3.2.2 融水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劣势(Weaknesses) | 第20-21页 |
3.2.3 融水县乡村旅游发展的机会(opportunities) | 第21-23页 |
3.2.4 融水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威胁(Threats) | 第23-24页 |
3.2.5 发展宏观战略分析 | 第24-26页 |
4 融水苗族自治县乡村旅游资源发展评价 | 第26-45页 |
4.1 主要旅游资源概述 | 第26-27页 |
4.1.1 自然环境条件 | 第26页 |
4.1.2 人文环境 | 第26-27页 |
4.1.3 民俗风情 | 第27页 |
4.2 旅游资源总体特征分类 | 第27-32页 |
4.3 旅游资源评价 | 第32-36页 |
4.4 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 第36-38页 |
4.4.1 资源类型丰富 | 第36-37页 |
4.4.2 景区景点集中,资源组合度高 | 第37页 |
4.4.3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 | 第37页 |
4.4.4 资源观赏价值较高 | 第37页 |
4.4.5 旅游资源的原生性好 | 第37页 |
4.4.6 缺乏具有代表性旅游资源 | 第37-38页 |
4.5 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 第38-42页 |
4.5.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第38-39页 |
4.5.2 建立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 第39-42页 |
4.6 同类旅游区对比分析 | 第42-44页 |
4.7 融水旅游发展条件评估 | 第44-45页 |
4.7.1 区位条件好,可进入性强 | 第44-45页 |
4.7.2 旅游资源品位高、开发价值大 | 第45页 |
4.7.3 开发空间大,可塑性强 | 第45页 |
5 融水苗族自治县乡村旅游业发展策略 | 第45-54页 |
5.1 融水县旅游业发展目标 | 第45-47页 |
5.1.1 明晰发展思路,认识发展乡村旅游的现实意义 | 第45-46页 |
5.1.2 发展目标 | 第46-47页 |
5.2 融水县旅游业发展战略规划 | 第47-53页 |
5.2.1 乡村旅游开发定位 | 第47-48页 |
5.2.2 乡村旅游发展定位 | 第48页 |
5.2.3 乡村旅游发展战略 | 第48-50页 |
5.2.4 发展布局和具体方向 | 第50-51页 |
5.2.5 总体开发构想 | 第51-53页 |
5.3 融水县旅游业发展行动规划 | 第53-54页 |
6 推进融水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 | 第54-58页 |
6.1 政府层面 | 第54-56页 |
6.1.1 政策保障 | 第54-55页 |
6.1.2 资金保障 | 第55-56页 |
6.2 市场层面 | 第56-57页 |
6.2.1 有效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 | 第56页 |
6.2.2 深入开展旅游创优活动 | 第56-57页 |
6.2.3 全面提高旅游从业者素质 | 第57页 |
6.2.4 加大旅游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力度 | 第57页 |
6.3 生态保护层面 | 第57-58页 |
6.3.1 注重生态保护 | 第57页 |
6.3.2 注重生态修复 | 第57-58页 |
6.3.3 注重节能减排 | 第58页 |
7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