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理论与分析论文--网络分析、电力系统分析论文

快速响应型谐波抑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论文创新点第5-9页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绪论第14-32页
    1.1 谐波治理问题第14-19页
        1.1.1 谐波的概念第14-15页
        1.1.2 谐波危害第15-16页
        1.1.3 谐波治理标准第16-17页
        1.1.4 谐波治理措施第17-19页
    1.2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第19-30页
        1.2.1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发展历史第19-20页
        1.2.2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基本原理及分类第20-23页
        1.2.3 谐波检测算法的研究第23-25页
        1.2.4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策略研究第25-28页
        1.2.5 PWM方法第28-30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30-32页
2 基于赋范空间的谐波电流检测算法第32-41页
    2.1 基于赋范空间的标准电压的提取第32-35页
    2.2 基于赋范空间的谐波电流提取方法第35-37页
    2.3 仿真分析第37-40页
    2.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3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三维空间矢量调制策略第41-58页
    3.1 三维空间矢量调制策略研究分析第42-49页
        3.1.1 三维空间矢量调制定义第42-44页
        3.1.2 空间矢量的选择及参考电压矢量的合成第44-46页
        3.1.3 参考矢量的作用时间计算第46-48页
        3.1.4 开关矢量的时间顺序排列第48-49页
    3.2 三维空间矢量调制策略仿真分析第49-53页
    3.3 死区效应研究与控制第53-57页
        3.3.1 死区效应概述第53页
        3.3.2 基于预测补偿的死区时间设定策略第53-57页
    3.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4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补偿电流控制和电压控制第58-75页
    4.1 总体控制结构第58-59页
    4.2 基于“双重复控制+PI控制”的复合控制策略分析与设计第59-69页
        4.2.1 改进的单重复控制策略第60-62页
        4.2.2 “双重复控制+PI控制”的复合控制策略第62-66页
        4.2.3 仿真分析第66-69页
    4.3 基于模糊控制的直流侧电压控制研究第69-74页
        4.3.1 基本原理第70页
        4.3.2 规则分析第70-71页
        4.3.3 输入、输出参数的选择第71页
        4.3.4 隶属度函数的设计第71-72页
        4.3.5 模糊推理算法和解模糊化处理第72-73页
        4.3.6 仿真分析第73-74页
    4.4 本章小结第74-75页
5 三相四臂式有源电力滤波器实验系统研究第75-97页
    5.1 功率单元主电路设计第75-83页
        5.1.1 主电路结构设计第75-76页
        5.1.2 APF容量的确定第76-77页
        5.1.3 直流侧电压的确定第77-78页
        5.1.4 直流侧电容容量确定第78-79页
        5.1.5 LCL输出滤波器新型参数确定方法第79-83页
    5.2 控制器硬件设计第83-90页
        5.2.1 主控芯片设计第83-84页
        5.2.2 电源部分设计第84-86页
        5.2.3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第86-87页
        5.2.4 AD采样模块设计第87页
        5.2.5 通信模块设计第87-88页
        5.2.6 IGBT吸收回路设计第88-89页
        5.2.7 IGBT驱动电路设计第89-90页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90-95页
        5.3.1 软启动实验第90-91页
        5.3.2 基于自调整因子模糊控制的直流侧稳压实验分析第91页
        5.3.3 基于赋范空间的谐波电流检测算法实验分析第91-93页
        5.3.4 基于“双重复控制+PI控制”的复合控制策略实验分析第93-95页
    5.4 本章小结第95-97页
6 结论与展望第97-100页
    6.1 结论第97-98页
    6.2 进一步研究与展望第98-100页
致谢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11页
附录Ⅰ 作者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1-112页
附录Ⅱ 作者攻博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第112-113页
附图Ⅰ APF的内部结构图第113-114页
附图Ⅱ APF运行时照片第114-115页
附图Ⅲ 实测波形图第115-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图像质量评价主客观一致性的研究
下一篇:气体绝缘母线接头过热性故障机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