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引言 | 第8-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1.1 PTA废水处理的研究背景 | 第9-13页 |
1.1.1 PTA废水的组成 | 第9-10页 |
1.1.2 PTA废水的常规处理方法 | 第10-13页 |
1.2 吸附性亲和膜及其去除重金属离子的研究 | 第13-17页 |
1.2.1 吸附性亲和膜的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2.2 吸附性亲和膜的制备及改性 | 第13-17页 |
1.2.3 吸附性亲和膜的再生 | 第17页 |
1.3 论文的选题意义以及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2 PEI改性多孔膜的制备及表征 | 第19-32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19-21页 |
2.1.1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第19页 |
2.1.2 PEI改性多孔膜的制备 | 第19-20页 |
2.1.3 表征与测试 | 第20-21页 |
2.2 PEI改性多孔膜的制备条件优化 | 第21-25页 |
2.2.1 浓度对PDOPA涂覆量的影响 | 第21-22页 |
2.2.2 涂覆时间对PDOPA涂覆量的影响 | 第22-23页 |
2.2.3 接枝时间对PEI接枝量的影响 | 第23-24页 |
2.2.4 浓度对PEI接枝量的影响 | 第24-25页 |
2.3 PEI改性多孔膜的表征 | 第25-30页 |
2.3.1 红外光谱分析 | 第25-26页 |
2.3.2 膜的微观形貌分析 | 第26-27页 |
2.3.3 元素分析 | 第27-28页 |
2.3.4 比表面积分析 | 第28-29页 |
2.3.5 膜的可润湿性分析 | 第29页 |
2.3.6 膜的纯水通量测试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3 改性膜对PTA废水中钴锰离子去除性能的研究 | 第32-48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32-36页 |
3.1.1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第32-33页 |
3.1.2 标准储备液的配置及Co~(2+)、Mn~(2+)的检测 | 第33-34页 |
3.1.3 Co~(2+)、Mn~(2+) 吸附性能的测试 | 第34-36页 |
3.1.4 再生性能测试 | 第36页 |
3.2 Co~(2+)、Mn~(2+) 的静态吸附性能 | 第36-38页 |
3.2.1 时间对Co~(2+)、Mn~(2+) 静态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36-37页 |
3.2.2 pH值对Co~(2+)、Mn~(2+) 静态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37-38页 |
3.3 Co~(2+)、Mn~(2+) 的动态吸附性能 | 第38-41页 |
3.3.1 Co~(2+)的动态吸附性能 | 第38-39页 |
3.3.2 Mn~(2+)的动态吸附性能 | 第39-40页 |
3.3.3 Co~(2+)、Mn~(2+)混合溶液中离子的动态吸附性能 | 第40-41页 |
3.4 动态吸附Co~(2+)的影响因素 | 第41-44页 |
3.4.1 操作压力对Co~(2+)动态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3.4.2 pH值对Co~(2+)动态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42-43页 |
3.4.3 无机盐对Co~(2+)动态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43-44页 |
3.5 再生性能 | 第44-46页 |
3.5.1 静态再生性能 | 第44-45页 |
3.5.2 动态再生性能 | 第45-4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4 PEI改性膜对PTA废水中悬浮颗粒的去除性能研究 | 第48-58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48-50页 |
4.1.1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第48页 |
4.1.2 模拟废水的配置 | 第48-49页 |
4.1.3 表征与测试 | 第49-50页 |
4.2 PEI改性膜对PTA废水中悬浮颗粒的去除性能 | 第50-54页 |
4.2.1 悬浮颗粒的截留性能 | 第50-52页 |
4.2.2 悬浮颗粒对改性膜渗透通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4.2.3 同时分离重金属离子和悬浮颗粒的性能 | 第53-54页 |
4.3 PEI改性膜的抗污染性能 | 第54-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论文创新点与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