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混凝理论及其发展 | 第11-15页 |
1.2.1 混凝基础理论 | 第11-12页 |
1.2.2 混凝形态学 | 第12页 |
1.2.3 分形维数 | 第12-14页 |
1.2.4 无机高分子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 第14-15页 |
1.3 絮体破碎及再絮凝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4 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16-19页 |
1.4.1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3 课题来源 | 第18-19页 |
第2章 实验设备与研究方法 | 第19-32页 |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19-23页 |
2.1.1 主要仪器与技术参数 | 第19-22页 |
2.1.2 材料与方法 | 第22-23页 |
2.2 实验数据分析 | 第23-25页 |
2.2.1 平均粒径与分形维数 | 第23-25页 |
2.2.2 粒度分布 | 第25页 |
2.2.3 絮体强度因子和恢复因子 | 第25页 |
2.3 实验设计 | 第25-32页 |
2.3.1 最佳投药量的确定 | 第25-26页 |
2.3.2 最佳速度梯度的确定 | 第26-27页 |
2.3.3 破碎时间的确定 | 第27-31页 |
2.3.4 沉淀底泥的获取 | 第31-32页 |
第3章 破碎一次投加混凝剂对絮体再絮凝影响研究 | 第32-44页 |
3.1 破碎一次投加 PAC对絮体再絮凝影响研究 | 第32-37页 |
3.1.1 投加PAC再絮凝出水剩余浊度变化 | 第32-33页 |
3.1.2 投加 PAC再絮凝絮体平均粒径变化 | 第33-34页 |
3.1.3 投加PAC再絮凝絮体分形维数变化 | 第34-35页 |
3.1.4 投加PAC再絮凝絮体粒径分布 | 第35-36页 |
3.1.5 投加PAC再絮凝絮体恢复因子 | 第36-37页 |
3.2 破碎一次投加PAM对絮体再絮凝影响研究 | 第37-42页 |
3.2.1 投加PAM再絮凝出水剩余浊度变化 | 第37-38页 |
3.2.2 投加PAM再絮凝絮体平均粒径变化 | 第38-40页 |
3.2.3 投加PAM再絮凝絮体分形维数变化 | 第40-41页 |
3.2.4 投加PAM再絮凝絮体粒径分布 | 第41-42页 |
3.2.5 投加PAM再絮凝絮体恢复因子 | 第4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4章 破碎两次投加混凝剂对絮体再絮凝影响研究 | 第44-68页 |
4.1 初次破碎投加PAC对絮体再絮凝影响研究 | 第44-50页 |
4.1.1 初次破碎投加PAC出水剩余浊度变化 | 第44-45页 |
4.1.2 初次破碎投加PAC絮体平均粒径变化 | 第45-46页 |
4.1.3 初次破碎投加PAC絮体分形维数变化 | 第46-47页 |
4.1.4 初次破碎投加PAC絮体粒径分布 | 第47-49页 |
4.1.5 初次破碎投加PAC絮体强度因子和恢复因子 | 第49-50页 |
4.2 再次破碎投加PAC对絮体再絮凝影响研究 | 第50-55页 |
4.2.1 再次破碎投加PAC出水剩余浊度变化 | 第50-51页 |
4.2.2 再次破碎投加PAC絮体平均粒径变化 | 第51-52页 |
4.2.3 再次破碎投加PAC絮体分形维数变化 | 第52-53页 |
4.2.4 再次破碎投加PAC絮体粒径分布 | 第53-55页 |
4.2.5 再次破碎投加PAC絮体恢复因子 | 第55页 |
4.3 初次破碎投加PAM对絮体再絮凝影响研究 | 第55-60页 |
4.3.1 初次破碎投加PAM出水剩余浊度变化 | 第55-56页 |
4.3.2 初次破碎投加PAM絮体平均粒径变化 | 第56-58页 |
4.3.3 初次破碎投加PAM絮体分形维数变化 | 第58-59页 |
4.3.4 初次破碎投加PAM絮体粒径分布 | 第59页 |
4.3.5 初次破碎投加PAM絮体强度因子 | 第59-60页 |
4.4 再次破碎投加PAM对絮体再絮凝的影响研究 | 第60-65页 |
4.4.1 再次破碎投加PAM出水剩余浊度变化 | 第60-61页 |
4.4.2 再次破碎投加PAM絮体平均粒径变化 | 第61-63页 |
4.4.3 再次破碎投加PAM絮体分形维数变化 | 第63-64页 |
4.4.4 再次破碎投加PAM絮体粒径分布 | 第64页 |
4.4.5 再次破碎投加PAM絮体恢复因子 | 第64-65页 |
4.5 破碎两次投加混凝剂絮体再絮凝机制研究 | 第65-6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5章 破碎投加底泥对絮体再絮凝影响研究 | 第68-78页 |
5.1 破碎开始投加底泥对絮体再絮凝影响研究 | 第68-72页 |
5.1.1 破碎开始投加底泥出水剩余浊度变化 | 第68-69页 |
5.1.2 破碎开始投加底泥絮体平均粒径变化 | 第69-70页 |
5.1.3 破碎开始投加底泥絮体分形维数变化 | 第70-71页 |
5.1.4 破碎开始投加底泥絮体粒径分布 | 第71-72页 |
5.2 破碎后期投加底泥对絮体再絮凝影响研究 | 第72-77页 |
5.2.1 破碎后期投加底泥出水剩余浊度变化 | 第72-73页 |
5.2.2 破碎后期投加底泥絮体平均粒径变化 | 第73-74页 |
5.2.3 破碎后期投加底泥絮体分形维数变化 | 第74-76页 |
5.2.4 破碎后期投加底泥絮体粒径分布 | 第76-7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结论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