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研制及其进给刚度误差源的一种加工补偿技术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进给系统刚度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内球面加工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2.3 曲面误差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4 曲面检测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多功能数控车床的研制 | 第16-25页 |
2.1 车床的结构设计 | 第16-21页 |
2.1.1 进给系统结构设计 | 第16-20页 |
2.1.2 机架及尾座的设计 | 第20-21页 |
2.2 控制系统设计 | 第21-23页 |
2.3 车床的调试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考虑刚度影响的进给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5-44页 |
3.1 内球面车削工艺分析 | 第25-28页 |
3.1.1 车削工艺路线规划 | 第25-27页 |
3.1.2 工艺参数的选择 | 第27-28页 |
3.2 内曲面车削受力分析 | 第28-35页 |
3.2.1 机床坐标系下切削力的分解 | 第28-30页 |
3.2.2 进给系统轴向力模型建立 | 第30-35页 |
3.3 进给系统变形量模型的建立 | 第35-42页 |
3.3.1 接触刚度的求解 | 第35-41页 |
3.3.2 进给系统变形量数学模型 | 第41-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4章 进给系统变形仿真研究 | 第44-53页 |
4.1 曲面加工误差机理分析 | 第44页 |
4.2 进给系统受力模型仿真研究 | 第44-49页 |
4.2.1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5页 |
4.2.2 受力模型仿真曲线分析 | 第45-47页 |
4.2.3 受力模型仿真曲线分析 | 第47-49页 |
4.3 进给系统变形量模型仿真研究 | 第49-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加工程序的编写及实验研究 | 第53-65页 |
5.1 内球面自动加工程序编写 | 第53-56页 |
5.1.1 补偿算法研究 | 第53页 |
5.1.2 加工程序的编写 | 第53-56页 |
5.2 内球面加工实验 | 第56-59页 |
5.2.1 车床加工零点标定 | 第56-57页 |
5.2.2 内球面加工实验 | 第57-59页 |
5.3 内球面检测及结果分析 | 第59-6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