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5-23页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5-18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5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5-18页 |
二、研究设计 | 第18-23页 |
(一) 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二) 研究目标 | 第19-20页 |
(三) 研究框架 | 第20-21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3-38页 |
一、城乡社区建设的理论探讨 | 第23-25页 |
(一) 社会治理角度 | 第23-24页 |
(二) 三方合作角度 | 第24页 |
(三) 市民社会发展视角 | 第24页 |
(四) 政府治理延伸角度 | 第24-25页 |
(五) 社区服务体系建构角度 | 第25页 |
(六) 社区建设经验借鉴角度 | 第25页 |
二、国内城乡社区建设的研究 | 第25-31页 |
(一) 城市社区建设研究 | 第25-28页 |
(二) 农村社区建设研究 | 第28-31页 |
三、城乡社区服务均等化建设的研究 | 第31-38页 |
(一) 城乡社区服务均等化的背景 | 第31-32页 |
(二) 城乡社区服务均等化的意义 | 第32-33页 |
(三) 城乡社区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 第33-34页 |
(四) 城乡社区服务均等化的现状 | 第34-35页 |
(五) 城乡社区服务均等化的经验 | 第35-36页 |
(六) 城乡社区服务均等化的方法 | 第36-38页 |
第三章 城乡社区服务均等化的背景 | 第38-61页 |
一、城乡社区服务均等化的基础条件 | 第38-49页 |
(一) 经济条件 | 第39-44页 |
(二) 政治条件 | 第44-46页 |
(三) 社会条件 | 第46-49页 |
二、城乡社区服务均等化的实际需要 | 第49-52页 |
(一) 全力破解城乡二元体系的需要 | 第49-50页 |
(二) 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 | 第50-51页 |
(三) 促进城乡社区和谐发展的需要 | 第51-52页 |
三、城乡社区服务均等化的现实挑战 | 第52-61页 |
(一) 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 第53-54页 |
(二) 城乡社区服务制度的缺失 | 第54-56页 |
(三) 城乡社区服务方式的差异 | 第56-61页 |
第四章 城乡社区服务均等化现状 | 第61-94页 |
一、城乡社区环境建设的均等化 | 第61-72页 |
(一) 社区硬环境建设的均等化 | 第62-68页 |
(二) 社区软环境建设的均等化 | 第68-72页 |
二、城乡社区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 第72-89页 |
(一) 行政管理服务的均等化 | 第72-78页 |
(二) 社会服务的均等化 | 第78-82页 |
(三) 专业服务的均等化 | 第82-86页 |
(四) 政府购买服务的均等化 | 第86-89页 |
三、城乡社区管理的一体化 | 第89-94页 |
(一) 社区机构职能的一体化 | 第89-91页 |
(二) 城乡居民自治的一体化 | 第91-94页 |
第五章 城乡社区服务均等化的动力 | 第94-115页 |
一、经济动力 | 第94-100页 |
(一) 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 | 第94-96页 |
(二) 地方经济的迅速发展 | 第96-98页 |
(三) 多元供给格局的形成 | 第98-100页 |
二、政治动力 | 第100-105页 |
(一) 政府职能的转变 | 第100-102页 |
(二) 行政管理水平提高 | 第102-105页 |
三、社会动力 | 第105-109页 |
(一) 转变传统观念,建立"第三部门" | 第105-106页 |
(二) 政府购买服务,培育非政府组织 | 第106-107页 |
(三) "双社"联动,共创和谐家园 | 第107-109页 |
四、文化动力 | 第109-115页 |
(一) 公民意识的觉醒 | 第110-112页 |
(二) 参与机制的成熟 | 第112-115页 |
第六章 城乡社区服务均等化的途径探索 | 第115-134页 |
一、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加强城乡社区管理 | 第115-122页 |
(一) 重构城乡社区组织体系 | 第116-120页 |
(二) 理顺政府与社区的关系 | 第120-122页 |
二、优化社区服务体系,统筹城乡社区服务 | 第122-128页 |
(一) 坚持服务主体的多元化 | 第122-124页 |
(二) 实现服务内容的多样化 | 第124-127页 |
(三) 突破服务供给的单一性 | 第127-128页 |
三、发挥社区文化作用,共建新型和谐社区 | 第128-134页 |
(一) 加强城乡社区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 第128-129页 |
(二) 规范城乡社区文化服务机构的管理 | 第129-131页 |
(三) 提高社区文化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 第131-134页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134-142页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第134-139页 |
(一) 城乡二元分隔体制坚冰逐渐消融,财政资金投入结构有待合理 | 第134-135页 |
(二) 城乡社区服务一体化已基本贯彻,供给效能和公平性仍需提高 | 第135-136页 |
(三) 城乡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外来人口融入社区依然困难 | 第136-137页 |
(四) 城乡社区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建立,文化建设保障制度尚未确立 | 第137-139页 |
二、相关讨论思考 | 第139-142页 |
(一) 健全城乡社区服务的管理,加快城乡社区服务均等进程的法制化 | 第139页 |
(二) 加强城乡社区的财政建设,推动城乡社区服务资金使用的透明化 | 第139-140页 |
(三) 着力城乡社区的文化建设,提高城乡社区服务综合配置的合理化 | 第140页 |
(四) 重视城乡社区的组织建设,促进城乡社区服务评价机制的科学化 | 第140-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142-155页 |
附录一: 社区居民调查问卷 | 第155-160页 |
附件二: 访谈提纲 | 第160-163页 |
附件三: 访谈对象信息表 | 第163-165页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科研成果 | 第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