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平面交叉口交通现状 | 第8页 |
1.2 平面交叉口信号控制的意义 | 第8-9页 |
1.3 平面交叉口信号技术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0-12页 |
第2章 平面交叉口的交通分析 | 第12-21页 |
2.1 平面交叉口的冲突点分析 | 第12-14页 |
2.2 信号控制下平面交叉口的交通流特性 | 第14-18页 |
2.2.1 饱和流率和损失时间 | 第14-16页 |
2.2.2 通行能力和饱和度 | 第16-18页 |
2.3 信号控制平面交叉口的规划分析和运行分析 | 第18-21页 |
2.3.1 规划分析 | 第18页 |
2.3.2 运行分析 | 第18-21页 |
第3章 平面交叉口信号控制设计 | 第21-39页 |
3.1 引入几个概念 | 第23页 |
3.2 引入一个路口 | 第23-39页 |
3.2.1 交叉口渠化设计 | 第25-26页 |
3.2.2 交叉口信号设计 | 第26-33页 |
3.2.3 两种信号控制方式和它们的缺陷 | 第33-39页 |
第4章 多参数逻辑运算控制模式 | 第39-59页 |
4.1 概念的引入 | 第40-43页 |
4.2 检测器输出参数的定义 | 第43-45页 |
4.3 逻辑运算形式 | 第45页 |
4.4 基于多参数逻辑运算控制模式交通信号控制机的设计 | 第45-59页 |
4.4.1 硬件设计 | 第45-48页 |
4.4.2 软件设计 | 第48-59页 |
第5章 平面交叉口信号控制评价 | 第59-64页 |
5.1 评价指标 | 第59-61页 |
5.2 评价方法 | 第61-64页 |
第6章 三种信号控制方式的对比分析 | 第64-71页 |
6.1 多参数逻辑运算控制方式的确定 | 第64-67页 |
6.2 几种实验数据比较 | 第67-71页 |
第7章 结论与成果 | 第71-74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71-72页 |
7.2 主要成果 | 第72页 |
7.3 课题的延伸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