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植物生态学论文--植物与生物环境论文

中华羊茅及内生真菌共生体对温度和水分胁迫的响应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13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3-22页
    2.1 温度对植物的影响第13-14页
        2.1.1 温度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第13页
        2.1.2 温度对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第13-14页
    2.2 水分对植物的影响第14-16页
        2.2.1 水分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第14-15页
        2.2.2 水分对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第15-16页
    2.3 中华羊茅第16-18页
    2.4 禾草内生真菌第18-19页
    2.5 内生真菌与禾草的关系第19-21页
    2.6 中华羊茅-内生真菌共生体第21-22页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第22-28页
    3.1 不同温度和PEG处理对中华羊茅种子萌发的影响第22-23页
        3.1.1 种子萌发试验材料第22页
        3.1.2 温度和PEG处理试验设计第22-23页
        3.1.3 数据处理第23页
    3.2 温度和水分对中华羊茅幼苗生长的影响第23-25页
        3.2.1 供试种植材料第23-24页
        3.2.2 温度和水分处理试验设计第24页
        3.2.3 数据处理第24-25页
    3.3 温度和水分对中华羊茅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第25-26页
        3.3.1 供试种植材料第25页
        3.3.2 温度和水分处理试验设计第25-26页
        3.3.3 数据处理第26页
    3.4 水分胁迫和内生真菌对中华羊茅幼苗生长的影响第26-28页
        3.4.1 供试幼苗材料第26页
        3.4.2 内生真菌和水分处理试验设计第26-27页
        3.4.3 数据处理第27-28页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第28-56页
    4.1 不同温度和PEG处理对中华羊茅种子萌发的影响第28-34页
        4.1.1 不同温度和PEG处理对中华羊茅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第28-30页
        4.1.2 不同温度和PEG处理对中华羊茅幼苗根和芽生长的影响第30-32页
        4.1.3 不同温度和水分胁迫处理对中华羊茅种子萌发抗旱性的影响第32-34页
    4.2 温度和水分对中华羊茅幼苗生长的影响第34-41页
        4.2.1 不同温度和水分处理对中华羊茅种子出苗率的影响第34-35页
        4.2.2 不同温度和水分处理对中华羊茅幼苗株高和根长的影响第35-36页
        4.2.3 不同温度和水分处理对中华羊茅幼苗叶宽和茎粗的影响第36-38页
        4.2.4 不同温度和水分处理对中华羊茅幼苗总生物量和根冠比的影响第38-39页
        4.2.5 不同温度和水分处理对中华羊茅幼苗组织含水量的影响第39-40页
        4.2.6 不同温度和水分处理对中华羊茅幼苗株高胁迫指数和干物质胁迫指数的影响第40-41页
    4.3 温度和水分对中华羊茅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第41-47页
        4.3.1 不同温度和水分处理对中华羊茅幼苗相对含水量的影响第41-42页
        4.3.2 不同温度和水分处理对中华羊茅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42-43页
        4.3.3 不同温度和水分处理对中华羊茅幼苗POD酶活性的影响第43-44页
        4.3.4 不同温度和水分处理对中华羊茅幼苗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第44页
        4.3.5 不同温度和水分处理对中华羊茅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第44-45页
        4.3.6 不同温度和水分处理对中华羊茅幼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第45-46页
        4.3.7 不同温度和水分处理对中华羊茅幼苗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第46-47页
        4.3.8 不同温度和水分处理对中华羊茅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第47页
    4.4 水分胁迫和内生真菌对中华羊茅幼苗生长的影响第47-56页
        4.4.1 水分胁迫和内生真菌对两种生态型中华羊茅幼苗株高的影响第47-48页
        4.4.2 水分胁迫和内生真菌对两种生态型中华羊茅幼苗分蘖的影响第48-49页
        4.4.3 水分胁迫和内生真菌对两种生态型中华羊茅幼苗叶宽的影响第49-50页
        4.4.4 水分胁迫和内生真菌对两种生态型中华羊茅幼苗茎粗的影响第50-51页
        4.4.5 水分胁迫和内生真菌对两种生态型中华羊茅幼苗根长的影响第51-52页
        4.4.6 水分胁迫和内生真菌对两种生态型中华羊茅幼苗根冠比的影响第52-53页
        4.4.7 水分胁迫和内生真菌对两种生态型中华羊茅幼苗总生物量的影响第53-54页
        4.4.8 水分胁迫和内生真菌对两种生态型中华羊茅幼苗相对含水量的影响第54-56页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第56-64页
    5.1 不同温度和PEG处理对中华羊茅种子萌发的影响第56-57页
    5.2 温度和水分对中华羊茅幼苗生长的影响第57-59页
    5.3 温度和水分对中华羊茅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第59-60页
    5.4 水分胁迫和内生真菌对中华羊茅幼苗生长的影响第60-62页
    5.5 主要结论第62-63页
    5.6 下一步研究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6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6-77页
参与课题第77-78页
致谢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庆市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研究
下一篇:PRV感染PK-15细胞转录组学研究及自噬相关分析